鸡屎藤的功效与作用 鸡屎藤的功效与作用及图片

鸡屎藤的功效与作用 鸡屎藤的功效与作用及图片

下面让小编给您介绍下鸡屎藤的功效与作用 ,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哦 。
鸡屎藤 性状鉴别鸡矢藤茎呈扁圆柱形,稍扭曲,无毛或近无毛 , 老黄牛茎灰棕色,直径3-12mm,栓皮常脱落,有纵皱纹及叶柄断痕,易折断,断面平坦,灰黄色;嫩茎黑褐色,直径1-3mm,质韧,不易折断 , 断面纤维性,灰白色或浅绿色 。叶对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宽卵形或披针形,长5-15cm,宽2-6cm , 先端尖,基部楔形,圆形或浅心形,全缘 , 绿褐色,两面无柔毛或近无毛;叶柄长1.5-7cm,无毛或有毛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 , 前者多带叶,后者疏散少花,花序轴及花均被疏柔毛 , 花淡紫色 。气特异,味微苦、涩 。以条匀、叶多、气浓者为佳 。
显微鉴别幼茎横切面:呈扁圆形,表表细胞1列 , 外壁稍增厚,被角质层;有的可见非腺毛残基 。皮层7-8列细胞 , 外侧1-2列为厚角细胞,维管束外韧型 。韧皮部有没细胞,韧皮部外侧有纤维,单个或数个成群继续热电厂列成环,壁非木化 。木质部导管常数个至十数个相聚成12-14个导管群,木纤维发达,木薄壁细胞稀少 。髓部较大 , 呈长圆形 。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 。老茎横切面:呈圆形,韧皮部外侧可见木栓层,木质部呈圆形环,髓部扁圆形 , 略偏心形 。叶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 , 有非腺毛,长50-500μm由3-5个细胞组成 , 壁上有角质层纹理,栅栏细胞1列,海绵组织中有大型含晶细胞,针晶束长约140μm 。主脉的上面微凸起 , 下面呈弧形突出,上、下表皮内方均有厚角组织 。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多角形 , 垂周壁较平直,平周壁有明显角质层纹理 。上、下表皮均有平轴式气孔 , 副卫细胞2个 。草酸钙针晶束较我,长达150μm 。叶脉部分常有非腺毛分布 , 长50-500μm,由3-15个细胞组成 , 壁具角质层纹理 。

【化学成份】全株含环烯醚萜甙类(iridoidglrcoside);鸡屎藤甙(paederoside),鸡屎藤次甙(scandoside),鸡屎藤甙酸(paederosideacid),车叶草甙(as-peruloside) , 去乙酰车叶草甙(deacetylasperuloside) 。还含矢车菊素糖甙(cyanidinglyco-side),矮牵牛素糖甙(betunidinglycoside),蹄纹天竺素(pelargonidin),摁贝素(embelin)及一饱和羰基混合物 。叶中含熊果酚甙(arbutin),挥发油,C10-表叶绿素(C10-epichlorophyll)和脱镁叶绿素(pheo-phytin)
鸡屎藤的功效和作用 1.镇痛:鸡屎藤注射液10-30ml/kg腹腔注射,小鼠热板法试验有镇痛作用 。鸡屎藤蒸馏液100:1浓缩液10-30ml/kg腹腔注射对小鼠电刺激法有镇痛作用 。

2.抗惊厥:鸡屎藤蒸馏液对戊四唑引起的小鼠惊厥有抑制作用,并降低死亡鼠数 。
【性味】甘酸;平
【归经】心;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主治风湿痹痛;食积腹胀;小儿疳积;腹泻;痢疾;中暑;黄疸;肝炎;肝脾肿大;咳嗽;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脚湿肿烂;烫火伤;湿疹;皮炎;跌打损伤;蛇蛟蝎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 大剂30-60;或浸酒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
【各家论述】
1.汪连仕《采药书》:治风痛肠痈,跌打损伤,流注风火虫毒,散郁气 。洗疝,合紫苏煎汤 。
2.《李氏草秘》:煎洗腿足诸风 , 寒湿痛,拘挛不能转舒 。
3.《生草药性备要》: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 , 补虚益肾 , 除火补血;洗疮止痛 , 消热散毒 。其叶擂米加糖食 , 止痢 。
4.《本草纲目拾遗》: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 。虚损者杂猪胃煎服 。治瘰疬用根煎酒 , 未破者消,已溃者敛 。
5.《本草求原》:理脚湿肿烂,蛇伤,同米擂食并敷 。
6.《植物名实图考》:为洗药、解毒,去风,清热 , 散寒 。敷无名肿毒,并补筋骨 。
7.《草木便方》:补虚劳,调理脾胃元气,治病后虚肿、耳鸣 。
8.四川中药志》:治失眠 , 久咳 。
9.《重庆草药》:健脾除湿,益气补虚 。常用于小儿瘦弱,脾弱气虚,食积疳积,及成人气虚浮肿,臌胀,耳鸣 , 腹泻,遗尿,妇女虚弱白带,干病 。并虚弱劳伤,虚痢,痒子瘰疬之由于气虚不愈者 。
10.《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 。治风湿酸痛,跌打损伤,肝脾肿大,无名肿毒 。
【鸡屎藤的功效与作用 鸡屎藤的功效与作用及图片】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