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心中最佳托孤大臣是谁?法正竟排第一

刘备白帝城托孤是很有的一段,那么,在这些被委以重任的大臣中谁是刘备心中最佳的人选呢?
【刘备心中最佳托孤大臣是谁?法正竟排第一】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退守永安,次年,刘备病危,感觉时日无多,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说到刘备托孤,其实在刘备的心目中诸葛亮并非最佳的人选,然后世事难料,最后不得选择诸葛亮 。那么刘备心中最佳托孤大臣到底是哪些呢?
网络配图

说到托孤大臣,我们首先得认识一下刘备手下到底有哪些人,准确来说,刘备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颠沛流徙,没有固定的据点 。难得的是有一群忠心耿耿的人才始终聚集在他的周围 。这群人就包括关羽、张飞、简雍、糜竺、糜芳、赵云等人 。他们来自北方各地,组成了蜀汉政权的原从派系 。刘备入驻新野,最后成为荆州牧的时候,刘备获得了多数本地地主的支持,庞德公、庞统、马良、马谡、黄忠、伊籍、诸葛亮、张南、冯习等人都投入了刘备阵营 。刘备入川,接管刘璋的人马和手下,法正、张松、孟达、黄权、刘巴、李严、吴懿等人组成了四川派系 。
那么刘备托孤大臣必然将从这三个派系之中选出,很明显,白帝城托孤的时候,确实召见了三个派系的代表人物:诸葛亮,李严,赵云 。然后,这并不是刘备心中最满意的人选 。
那么刘备心中最佳托孤大臣到底是谁呢 ?
第三顺位候选人:李严,马良,赵云
top 9 赵云
赵云,仅存的原从派系大佬,作为刘备的中护军,而且一直担任留守大将,跟随刘备三十余年,南征北讨,刘备最信任的嫡系之一,托孤之时单独召见赵云,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 。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 。”刘备言下之意就是,我走以后,你要为我看护好儿子,如果有人胆敢推翻后主,你赵云就完全可以替我将他除掉 。
top 8 马良
马良,作为荆州派系的代表人物,是刘备的重要谋臣之一,刘备东伐孙吴,官居侍中的马良被派往招纳安抚武陵一带的五溪蛮各部,招纳五万余人跟着刘备征伐孙权,夷陵之战,不幸阵亡 。
top 7 李严
李严,作为四川派系的代表人物,在地方官任上,李严表现出其出色能力,屡次以少数兵力平定大规模的叛乱;而且政绩非常好,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刘备多次笼络提拔李严,历任裨将军、犍为太守、兴业将军、辅汉将军 。刘备伐吴败回,征召李严到永安宫,由太守提拔为尚书令,成为与诸葛亮不相上下的人物 。
第二顺位候选人:庞统,黄权,张飞
网络配图

top 6 张飞
张飞,作为原从派系的大佬之一,跟刘备有着过命的交情,情同手足 。其本人也战功赫赫,为蜀汉的建立贡献极大,官居车骑将军,只可惜在阆中的准备起兵跟着刘备伐吴的时候,被部下暗杀 。
top 5 黄权
黄权,作为四川派系的代表人物,本事刘璋的忠臣,劝诫刘璋小心刘备,结果刘璋不听,益州归刘备所有 。投降刘备之后,汉中争夺战中,黄权立下赫赫战功,曾击败了杜濩、朴胡 。刘备自立汉中王时,黄权被提升为治中从事一职,这也是刘备对黄权在汉中之战中的优异表现的一种奖励 。刘备称帝不久,马上倾举国之兵讨伐东吴,黄权又劝刘备,不要亲临前线,刘备不听,结果大败 。但是刘备还是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 。虽然刘备对黄权的意见不予接受,但是对黄权的军事能力还是非常放心的,所以才委以重任,督江北军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黄权在刘备心目中的分量和黄权的出色能力 。夷陵之战失败,黄权却因为“在江北,道绝,不得还,八月,率其众来降(曹魏)”,被迫投降魏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