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何会有这种奇特习俗不重生男重生女

【宋朝为何会有这种奇特习俗不重生男重生女】无论素人草根趋之若鹜的选秀活动 , 还是各家电视台绞尽脑汁花费重金筹办的各类综艺节目 , 抑或明星艺人想方设法自高身价聚拢人气……桩桩件件都颇为吸引眼球 。其实 , 娱乐事业 , 古已有之 , 几百年前的大宋娱乐圈 , 同样不遑多让 。
奇怪习俗不重生男重生女
网络配图
很多人对于古代的生育习俗有一误解 , 以为古人一直都是重男轻女 , 生了儿子爱如珍宝 , 生了女儿就想扔掉 。
这个看法并不完全符合史实 。
以宋朝为例 , 北宋首都开封“中下之户不重生男 , 生女则爱护如捧璧擎珠”(洪巽《暘谷漫录》);南宋首都杭州“风俗尚侈 , 细民有女则喜 , 生男则不举”(陈郁《藏一话腴》) 。由此可见 , 无论北宋还是南宋 , 在京城生活的老百姓都偏爱女儿 , 女儿一生下来就被当成掌上明珠 , 要是生了儿子反而会很不开心 , 有些狠心的爹娘甚至会把男婴丢掉(不举) 。
宋朝为什么会有这种奇特习俗呢?主要跟当时的娱乐业有关 。
宋朝娱乐业非常发达 , 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家里往往养着私人的娱乐班子 , 包括唱曲的歌伎、跳舞的舞伎、演剧的优伶、说书的先生 。苏东坡有一好朋友名叫陈季常(对 , 就是那个怕老婆的“河东狮吼”) , 既是官二代(其父亲陈希亮做过凤翔知府 , 是苏东坡的顶头上司) , 又是大商人(常年贩运丝绸和药材) , 家里非常有钱 , 晚年在湖北黄州定居 , 光歌伎就养了三十名 。元兵攻宋以前 , 文天祥家里也养着一整套娱乐班子 , 《宋史》上说他“性豪华 , 平生自奉甚厚 , 声伎满前” , 意思就是非常懂得享受 , 吃饭的时候有丫鬟侍候 , 喝酒的时候有歌伎助兴 。豪放派词人代表辛弃疾就更不用说了 , 他连任高官 , 俸禄优厚 , 在江西铅山盖别墅 , 小妾养了六个 , 歌伎养了十一个 , 舞伎养了三十六个 。
网络配图
小妾、歌伎、舞伎 , 自然都是女生 , 而且还得是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女生 。辛弃疾一个人就需要雇佣几十个多才多艺的女生 , 宋朝那么多高官 , 那么多阔佬 , 总的需求量自然十分惊人 。社会上有了需求 , 自然会出现供应 , 中下平民生了女儿 , 倘若姿色稍微好看一些 , 就送她去学歌学舞 , 以便长大了去富人家里挣钱 。
瓦舍勾栏极为发达的娱乐场所
事实上不仅仅是富人家里需要歌舞伎 , 各大城市的公共娱乐场所也需要 。早在北宋极盛时期 , 开封城里的大型娱乐场所共有十所;到了南宋中后期 , 杭州城里的大型娱乐场所竟然多达二十三所(参见《武林旧事》卷6《瓦子勾栏》) 。这种大型娱乐场所在宋朝叫做“瓦舍” , 一个瓦舍里又包括十几个“勾栏”(剧场) , 而一个较大的勾栏就能容纳几千人同时观看演出 , 歌舞伎倘若没有充足供应 , 又怎能保证这些娱乐场所的正常营业呢?
网络配图
当然 , 娱乐场所不光需要歌舞伎 , 还需要说书的艺人、驯兽的艺人、玩杂技的艺人、玩魔术的艺人 , 以及表演相扑、表演小品、表演武术、表演弓箭、表演蹴鞠、表演傀儡的各类演员 , 其中女演员不在少数 , 男演员也不可或缺 , 但是从数量上讲 , 女演员应该能占半壁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