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和地球构造 地球构造

地球的结构是什么?
地球的结构是指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地核-外核(地核)-地幔-地壳 。由外向内:地壳-地幔-外核(地核)-内核 。
1914年 , 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 , 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 , 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 。后来 ,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 , 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衡如悉”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 圈层 。
地球的半径约6378公里 , 最上层平均18公里厚度范围为地壳 。其中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为7公里 , 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3公里 。地咐乎壳下部为地幔 , 厚度在3000公里左右 , 其中在地幔的上层有一个软流层 , 位置在地表下60-150公里处 , 主要成分为超基性岩 , 对建筑装饰石材的形成 , 甚至地球板块的运动、火山喷发、地震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地幔的下部为橡睁地核 。
地球的组成结构具体有哪些?
内部结构:地壳 地幔 地核
物质组成:主要是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地球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在天文学中,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对于了解地球的运动、起源和演化,探讨其它行星的结构,以至于整个太阳系起源和演化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枣培.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大气蚂塌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地球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0.86.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根据大气分布特征,在对流层之上还可分为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等.
水圈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地球水圈总质量为1.66×1024克,约为地球总质量的3600分之一,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层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