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为何把陵墓建在远离自己父亲的地方

【雍正帝为何把陵墓建在远离自己父亲的地方】大家知道,清朝入关之后,皇家选中的万年吉地位于直隶遵化境内的昌瑞山下 。之后,包括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都在此营建 。那么,雍正帝为何没有效仿父亲康熙陪在先帝身旁,而是另选了一处万年吉地 。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认为雍正帝是夺权而上的,死后无颜面见父亲;有人说是雍正帝认为自己功绩非凡,只有单选一处地方才能予以显现 。
网络配图
其实不然,遵化县昌瑞山的皇陵区,雍正帝并不是不想在此营建自己的皇陵,也不是不想陪伴在自己父皇的身边,而是因为他对皇陵的要求条件过高,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地方而已 。雍正四年,雍正帝派出怡亲王允祥、钦天监监正明图等人,到昌瑞山下的孝陵、景陵附近去勘察自己的万年吉地 。可是,允祥等人认为此时的昌瑞山下,已经没有一处完美的风水宝地 。于是,他们扩大了勘察的区域,发现在遵化县以北三十里、一个名叫九凤朝阳山的地方,发现了一处风水极好的地方 。
网络配图
此处,背靠九凤朝阳山,地势开阔,山下溪水横流,是风水宝地中“依山傍水”的无尚佳地 。选址上报之后,雍正帝也非常满意,便批准了他们的奏报,打算把自己的陵寝修建在这里 。然而,就在营建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的差不多的时候,雍正帝忽然接到了一个让他十分震惊的奏折 。
奏折中,怡亲王允祥等人告诉雍正帝,九凤朝阳山虽然地势、风水俱佳,但地质条件却不太符合建造大型陵寝——土质条件不好,土壤里面还夹杂着砂石,容易出现塌方等险情 。当然,雍正帝是不会允许这样的地方做为自己的万年吉地的——万一将来地宫出现塌方、渗水等情况,受罪的可是自己本人啊 。
网络配图
于是,雍正帝果断废弃了这处地方 。为此,雍正帝还专门向皇室和王公大臣们解释了这件事情 。雍正帝表示,此地因为靠近孝陵和景陵,本是自己非常满地的地方 。但由于这里地质条件不好,容易出现各种事故,不得已我才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地方 。放弃九凤朝阳山后,雍正又派人到京城周围和东北老家寻找合适的万年吉地 。
最后,经过反复的比较和商议,主管造陵事务的怡亲王允祥,认为易县泰宁山下的太平峪,是一处较为理想的风水宝地,便把这一结果上报给了雍正帝 。雍正帝看到报告之后,也认为此地不错,可当万年吉地 。
为了不让世人指责自己远离祖陵的行为,雍正帝又让大臣查找前朝有关此事的先例 。还真别说,在周朝、唐朝等朝代,还真找到了不少这样的例子 。于是,雍正帝便心安理得的把太平峪做为自己的万年吉地 。雍正八年,雍正帝泰陵在太平峪正式动工 。直到乾隆二年,方才完工,前后历时八年 。在这之后,才有了清西陵和清东陵之分 。而雍正帝的泰陵,则是清西陵的第一座皇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