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疑心非常重,为何却信任诸葛瑾呢?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大哥 , 但是在才华上他却远远不如诸葛亮 。
投到了孙权阵营以后的诸葛瑾被孙权任命为大将军 , 得到了孙权前所未有的宠信和爱护 , 却没能像自己的弟弟诸葛亮一样成为吴国的中心人物 , 反而达成了“屡败屡战”的成就 。
诸葛三杰中的“猛虎”像“病猫”
诸葛家的三兄弟分到了魏蜀吴三国 , 分别效忠了不同的主君 , 但其中的大哥诸葛瑾却让人不解 。
公元222年 , 曹真带兵攻打江陵城 , 城中的守将不愿意弃城而逃 , 带领城中的将士和百姓拼死守护 , 并且给诸葛瑾写信 , 请求身为南郡太守的他带兵支援共同抵抗曹真 。
按理来说魏国派兵攻打吴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 可谁知诸葛瑾收到消息后 , 带兵纹丝不动 , 每天只知道制定作战计划 , 在没有决定出一个能够一击必胜的计策之前决不出兵 , 丝毫没有管江陵城百姓死活的想法 。
放到任何一个君主面前 , 这样的行为都是背叛 , 可谁知孙权并没有放在心上 , 还认为诸葛瑾这么做是“全师保境” , 并给了诸葛瑾升官进爵的荣耀 。
公元226年5月 , 曹丕去世 , 孙权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 , “曹丕的死去是对魏国的不幸 , 但却对我东吴是大幸 , 我一定要借着这个机会重创魏国!”
他亲自带兵御驾亲征 , 诸葛瑾也被派去前往襄阳进攻 , 诸葛瑾又哪里是司马懿的对手 , 最终兵败如山倒 , 这一次诸葛亮依旧没有被孙权惩罚 。
公元241年4月 , 东吴抓住了曹叡去世后曹芳年幼 , 无法承担起一个国家的弱点 , 再次派兵进攻魏国 , 却忽略了魏主虽然年少 , 但是魏国有和诸葛亮齐名的司马懿坐镇 , 绝不是东吴可以轻易欺负的存在 。
这次战争中诸葛瑾带兵攻打襄阳郡上黄县 , 他希望能够用这场战争来给自己翻身 。
“樊城被围 , 此事绝对不可小觑 , 若是将樊城让给东吴 , 恐怕日后我大魏危矣 。”
司马懿得知了樊城的情况后 , 第一时间领兵出征 , 将吴国的三路军队都打退 , 诸葛瑾的翻身之战彻底破灭 。
知人善用的孙权为何屡次扶持诸葛瑾?
孙权在历史上有识人的美称 , 任何人在他手下都能被找出身上的闪光点 , 将他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 诸葛瑾自然也不例外 。
诸葛瑾虽然没有诸葛亮有才华 , 更没有诸葛亮出名 , 但是他却是诸葛家族三兄弟中最懂得礼仪规矩的一个 。
诸葛瑾一生对于自己的妻子忠贞不二 , 妻子死后并没有娶续弦 , 一辈子只认妻子生下来的子女 , 他从来都不给自己小妾生下孩子的机会 , 为得就是正统血脉流传下去 。
孙权对诸葛瑾非常喜爱和看重的最大原因就是这个 , 他身为一名君主 , 需要自己身边的臣子及时劝谏 , 同时劝谏的行为方式也不能过激 , 无论是多么紧急的时刻 , 都要给自己留够颜面 , 摆正一个谋臣的位置 。
孙权不需要恃才傲物的人 , 更不需要为了所谓的道理和自己争执不下地“直臣” , 诸葛瑾每次都能够第一时间站出来 , 以温柔而谨慎的态度劝告孙权 。
哪怕孙权的脾气再大 , 面对诸葛瑾的时候依旧没有办法发火 , 和诸葛瑾相处讨论政事时也能做到更加心平气和 , 诸葛瑾给他带来的情绪价值是多少人都比不上的 。
所以孙权不仅对诸葛瑾非常看重 , 还经常把他引荐给孙家的其他亲人 , 要求自己的后辈和子侄和诸葛瑾多相处 , 学习他稳重宽仁的性格 。
孙权疑心非常重 , 可是却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诸葛瑾可能背叛他 , 这也是说明了诸葛瑾无论何时都把孙权当成自己的主公 , 和其他结交的人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 不给孙权怀疑的机会 。
诸葛瑾虽然不是作战的能人 , 官职却越来越大
孙权一个人撑起整个吴国 , 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 , 但是背地里所要承担的压力却不小 , 所以有很多对于臣子们真实的想法和下一步带领整个国家的走向 , 都不能轻易的和别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