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英雄岳飞,真实的历史或许是另一个面孔!

建炎三年(1129年),岳飞守长江防线马家渡,岳飞与兀术部下作战,不战而逃 。金军因而深入江南,导致江南沦陷 。
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守泰州,不战而逃,金军完颜昌军队因此轻易占领了泰州 。
绍兴元年(1131年)至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军队主要参加朝廷的平匪战斗,与金军基本没有发生过作战 。
绍兴六年(1136年)至绍兴九年(1139年),宋金处于和与不和的状态,双方也没有大的作战 。
网络配图
绍兴十年(1140年),金国派大军收复通过谈判归还给南宋的失地,岳飞负责守卫河南,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把河南丢了 。其中,在郾城、颖昌等地有过短时间接触,当时金军主将阿里布,其军队估计不过数千人,与岳飞军作战中,岳飞主将杨再兴、王兰等战死,金军伤亡没有记载,估计伤亡不大 。这是岳飞军队唯一一次与金军主力作战,宋代史料记宋军胜利了,但没有列出金军伤亡人员,但金史资料并没有此次战役失败,也是记载金军胜利了 。真实情况:估计是金军胜利了,因为最后岳飞军队逃跑,放弃了河南 。
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国以取赵构政府的名义,派大军(号称五十万)进攻淮西,张俊、刘錡、韩世忠军队抗金,岳飞军队竟然不肯参与抗金,对皇帝的十多道诏书不理睬 。
绍兴十二年(1142年),岳飞因淮西逗留,被宋朝廷处死 。不久,宋金和谈成功 。宋金战争暂千一段落 。
从岳飞抗金的整个战场,大多以逃跑告终,”抗金英雄“这称号岳飞远远不配 。
岳飞为何被吹成民族英雄?这与高宗赵构无子有关 。
绍兴十年六月,岳飞提出建皇储 。岳飞真为国家考虑,未必见得 。绍兴十年,赵构此时才三十二岁,但膝下没有亲生儿子,先前有一个儿子赵旉已在三岁时病死了,当时养了一个儿子,是赵匡胤的后代,名为赵伯琮 。赵构为何没有儿子,原因不明 。不过,赵构这点年龄没有儿子还不能说他没有生育能力 。如明孝宗到老年才有子;还有辫子军张勋,拥宣统复辟失败后,在天津做起了寓公,五十多岁的张勋一直没有儿子,但做寓公后,老年的张勋一下生了几个儿子 。
岳飞提出建皇储,明显是让赵构的养子赵伯琮确立为皇储 。这对皇族内部不是一个小事,当时的赵伯琮(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是名义上的儿子,能不能确立为接班人,这可能的系数还不确定,心中自然忐忑不安,有岳飞的提议,自然是感激 。如赵伯琮能做皇帝,这对岳飞家族以后的发展肯定有好处 。
网络配图
岳飞议建皇储之事,有人提出岳飞是武将,无脑子 。这完全是对事件理解错了 。这件事,说明岳飞有政治目的 。
赵伯琮是赵匡胤七世孙,而赵构是匡胤弟弟赵光义六世孙 。相差了六七代,赵构与赵伯琮之间族系已较远,赵伯琮的父亲赵子偁已是一个普通的平民了,皇家福禄已轮不上他们了,赵伯琮也根本没有资格做皇帝,但后来成了皇帝赵构的接班人,主要原因是赵构的儿子赵尃三岁时病死了,一直无子,赵构的嫡亲侄子大部分被金兵掳向北方,赵构在杭州,于是就近养了嘉兴丞赵子偁的第二个儿子赵伯琮,这一年是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赵伯琮六虚岁 。
赵构虽养了赵伯琮为儿子,但绍兴二年赵构还十分年轻,只有二十四岁,还可能有机会要自己的儿子 。赵伯琮虽为赵构养子,但继承皇位的太子地位还不能确立,这使赵伯琮的地位摇摇欲坠 。
绍兴十年六月,已经十四岁的赵伯琮没有册立为太子,当时也没有朝臣提出应当立他为太子 。这时,岳飞听说金国女真人打算扶立宋钦宗儿子当赵构的接班人,有可能送回来,这对赵伯琮来说无疑是个威胁,因为钦宗儿子是赵构的亲侄子,与血亲方面赵伯琮关系近多了 。当时,大将岳飞上奏宋高宗,建议宋高宗设立赵伯琮为皇储 。宋高宗立即驳回,说武将不应干预朝政,不预理睬,但也没有把钦宗儿子从北方接过来 。到了绍兴三十年(1160年)二月癸酉,求亲生儿子无望的赵构,才把赵伯琮立为皇子,更名玮,此时的赵伯琮已有三十四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