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 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 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乌蔹莓别称别称乌蔹草、五叶藤、母猪藤等,为葡萄科乌蔹莓属多年生攀援藤本植物,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对热毒痈肿、疔疮、丹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水火烫伤、风湿痹痛、黄疸、泻痢、白浊、尿血等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吧!
【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 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乌蔹莓的药用功效
【性味】味苦、酸,性寒 。
【归经】心、肝、胃经 。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热毒痈肿、疔疮、丹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水火烫伤、风湿痹痛、黄疸、泻痢、白浊、尿血 。

乌蔹莓的相关论述
1、《本草经集注》:捣敷疮肿、蛇虫咬处 。
2、《新修本草》:主风毒热肿,游丹,蛇伤,捣敷并饮汁 。
3、《履巉岩本草》:治痈疽发背,捣烂罨患处 。
乌蔹莓的药理作用
1、乌蔹莓对溶血性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
2、乌蔹莓水煎剂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 。
3、乌蔹莓能明显抗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显著抑制ADP、胶原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 。

4、乌蔹莓对细胞免疫有增强作用 , 亦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
5、乌蔹莓对由于皮下注射肺炎双球菌和流感杆菌引起的家兔体温升高有解热作用 。
6、乌蔹莓水煎酒沉液及醇沉液对不同的炎症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对以渗出和肉芽组织增生为主的炎症过程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 。
乌蔹莓的药用选方
1、治乳痈、恶疮初起:用乌蔹莓的藤或根一把、生姜一块 。一起捣烂,加好酒一碗,绞取汁,热服令发汗,同时以药渣敷患处 。方中的生姜,用大蒜代亦可 。

2、治跌打损伤:用乌蔹莓捣汁 , 加童便,以热酒送服 。
3、治一切肿毒 , 发背、乳痈、便毒、恶疮初起者:五叶藤或根一握,生姜一块 。捣烂,入好酒一盏 , 绞汁热服,取汗,以渣敷之 。用大蒜代姜亦可 。
4、治毒蛇咬伤,眼前发黑,视物不清:鲜乌蔹莓全草捣烂绞取汁二两,米酒冲服 。外用鲜全草捣烂敷伤处 。
5、乌蔹莓小便尿血:用乌蔹莓阴干,研为末 。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
6、项下热肿(俗名蛤蟆瘟):用乌蔹莓捣烂敷涂 。
7、治臁疮:鲜乌蔹莓叶,捣烂敷患处 , 宽布条扎护,每日换一次 。或晒研末 , 每药末一两,同生猪脂三两,捣成膏 , 将膏摊纸上,贴敷患处 。
8、治喉痹:马兰菊、五爪龙草、车前草各一握 。上三物 , 杵汁,徐徐饮之 。
9、治风湿关节疼痛:乌蔹莓根一两,泡酒服 。
10、治小便尿血:五叶藤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 。
11、治跌打损伤:五爪龙捣汁,和童尿热酒服之,取汗 。
12、治蜂螫伤:五爪龙鲜叶,煎水洗 。
13、治跌打接骨:血五甲根晒干 , 研细,用开水调红糖包患处 。
14、治九子滥痒:母猪藤、九子连环草、何首乌 。炖肉服 。
15、治肺劳咳血:乌蔹莓根三至四钱,煎服 。或加侧柏、地榆、青石蛋各三钱,同煎服 。
16、治发背、臀痈、便毒:乌蔹莓全草水煎二次过滤 , 将两次煎汁合并一处 , 再隔水煎浓缩成膏,涂纱布上,贴敷患处,每日换一次 。
17、治无名肿毒:乌蔹莓叶捣烂,炒热,用醋泼过,罨患处 。
18、治白浊,利小便:乌蔹莓根捣汁饮 。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