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武的后世纪念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称赞

后世纪念
何武作为贤人,他的人品学识,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称赞,甚至把他作为学习的楷模 。西汉景帝末年,文翁担任蜀郡郡守时创办了石室学校,至今已有两千余年 。文翁石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省级地方政府的官办学校 。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载,宋仁宗嘉桔二年(公元1057年),宋祁为益州牧,次年修建文翁祠堂,立像于祠,又画蜀先贤司马相如等九人像于东西壁以配祠,何武即九人之一 。
墓冢变迁
何武死后33年,其子何况将其墓迁葬于郫 。据《西京杂记》记载:“何武葬于(北)邙山薄龙坂王家冢东北一里,后其子迁归于郫 。”清嘉庆《四川通志》引《郫县大姓谱序》也说:“子况,载武丧如北邙山瘗焉,庐其下” 。所以如今人们见到的是东汉的砖室墓,而非西汉的土坑墓 。又据乾隆时撰《郫县志》载,北宋赵清献公(赵汴)作太守时,令郫县县令,在墓南建祠,“俾桑梓有所钦式,用以劝忠也” 。
如今,何武墓冢位于郫县一中,人们习惯尊称为何公墓,现辟为何公园 。何武墓状若丘山,成直角形,墓上林荫蔽日,其墓廓有三,皆向北并列 。左墓长10米,宽3.6米,高3.2米;中墓长8米,宽3.6米,高3米;右墓长6米,宽3.6米,高2米 。其中墓为何武之墓,左右两墓则当是何氏族人之墓 。整个何公园内约有各类植物数百种,花木茂盛,四季常绿 。
【何武的后世纪念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