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的意思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的意思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的意思: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 , 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 。该句出自朱熹所作的《训学斋规》,该文说明专心致志在读书中的重要性 , 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 。
《训学斋规》原文节选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 , 眼口岂不到乎?

翻译
《训学斋规》原文节选翻译我曾经说过,读书要专心一致 , 必定要三者到位,即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 , 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的意思】
《训学斋规》原文节选注释余:我 。
谓:说 。
漫浪:随随便便 。
急:要紧 。

《训学斋规》赏析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 , 眼要看到 , 口要读到 。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 。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 , 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
《训学斋规》作者介绍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 , 晚称晦翁 , 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 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 , 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