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曲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水稻稻曲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技术

水稻稻曲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水稻稻曲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技术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可谓是十分的广阔,随着技术的进步 , 水稻的产量得到了大大的保障,但是在种植过程中病害是阻碍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 。其中稻曲病就是常见的一种,那么水稻稻曲病该怎么防治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
1、发病症状
水稻稻曲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水稻种植时比较常见,主要危害水稻的穗部,一般发生病害感染时 , 水稻穗粒内会形成一种菌丝块,这种菌丝会逐渐变大,导致稻粒裂开,仔细观察还回发现有淡黄色鹅块状东西,类似孢子 。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孢子会裂开,变成墨绿色的粉末 , 会借风雨传播,导致危害过的稻穗或稻粒 , 则不能继续的正常生长 。


2、发病规律
它自身能携带病菌传播 , 这种情况一般就是稻田本身感染了稻曲病 , 当水稻成熟收获后,其种植携带该病菌的几率十分大 。有时很难发现 , 但是用着携带病菌种子播种后,生长出的水稻到了稻穗期也会慢慢的浮现,随后大面积发生 。第二种情况就是土壤中携带稻曲病病菌 , 这些病菌的适应力强,即使到了冬季寒冷天气,也能安全越冬,到第二年温度上升是,水稻播种后也会慢慢繁殖,到了穗期随风雨进行传播危害 。

3、防治方法
首先要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 , 在施肥时要合理,不要过多的施用氮肥,建议合理使用氮磷钾肥,到了中后期时,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微量元素,保障期正常生长 。加强田间管理,比如在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能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其次要做好晒田工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发病时可以使用专用的杀菌剂进行防治,比如井岗霉素、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 。
【水稻稻曲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水稻稻曲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技术】 以上是水稻稻曲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 , 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