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乾隆首次南巡到底花了多少银子?

“乾隆下江南”曾是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众多的历史悬疑让人猜测遐想 。市档案馆的贾丽琴研究《清宫扬州御档》发现,为迎接乾隆首次南巡,扬州在沿途道路、名胜古迹修建行宫、修桥铺路,可谓煞费苦心 。
据两淮盐政吉庆在《奏为圣驾南巡两淮商人程可正等公捐百万银两事》奏折中称“江省幸蒙恩允南巡,万姓欢腾,淮商倍切所需费用久愿公捐,其踊跃难形情状” 。虽然乾隆首次南巡到底花了多少银子并没有明确数字,但是光扬州盐商助其南巡就捐了100万两银子 。
1官员上奏恳请乾隆皇帝巡幸江南
乾隆十四年九月,两江总督黄廷桂、河道总督高斌、漕运总督瑚宝、副总河张师载、安徽巡抚卫哲治、江苏巡抚雅尔哈善、两淮盐政吉庆联名上奏,恳请乾隆巡幸江南 。此折上奏后,乾隆朱批:“大学士九卿议奏” 。这表明,他已同意南巡,只是走个十月,南巡之事最终确定 。
网络配图
【御档记载】乾隆十六年正月十三日,乾隆奉皇太后离京,开始第一次南巡江浙 。经过直隶、山东到达江苏,驻跸徐州府宿迁县叶家庄 。二月初八日,渡黄河阅视天妃闸、高家堰,经过淮安、高邮到江都县香阜寺;然后自瓜洲渡长江,巡幸镇江、无锡、苏州 。三月初一日,到达杭州,遍游西湖名胜,同时至绍兴祭大禹庙 。回京时,从南京绕道祭明太祖陵,之后又在扬州游玩,驻跸高旻寺 。随即沿运河北上,从陆路到泰安 。五月初四日,历经四个多月,回到京城 。
2声势浩大首次南巡用马6690余匹
【御档记载】乾隆南巡江浙主要以水路为主,因此所乘御舟必须早做准备 。乾隆十五年八月,吉庆奏报,南巡所有供奉皇太后的御舟和皇上所乘御舟均已造好完工 。同时他另外造了3只如意小舟以做备用 。九月,吉庆奉御舟赴浙江试航,查看从扬州至杭州一路河道桥梁有无阻碍情况,顺便勘察行宫名胜工程竣工情况 。由于正值江南水稻收割之季,考虑到民众生计,南巡行进路线中的营盘道路又比较容易办,所以暂时并未修建 。十二月,吉庆上奏《奏为办竣恭备圣驾南巡等项差务事》,两只御舟和3只备用如意船的铺设已完成,府州县城内街道与上岸登船小码头也基本完成,商捐钱两尚余40多万两,以作圣驾临幸之用 。
网络配图
贾丽琴告诉笔者,乾隆首次南巡,皇后嫔妃、王公大臣、章京侍卫、扈从兵丁,一行多达2500余人,前呼后拥,声势浩大,这也可以从随从官员及所需用到的马匹情况得到印证 。圣驾南巡,考虑到过多的卫队会造成船只行走不畅,作了酌情减少 。自京城启程之时,侍卫仍派3班,兵丁派八旗600名,健锐营400名,在中途逐渐减派,到江浙一带因为都是坐船,就将健锐营停派 。至江南登舟时,各处随行官员酌情减少 。前锋护军等兵减派500名,加上江宁迎驾兵200名,共700名供水营差使 。而南巡所需马匹,除御马用船载往,随从人等官马参照康熙年间,皆由地方提供 。每一位大臣需5匹马,章京侍卫一人3匹,护军主要人员一人2匹,其余两人合3匹 。此次随往江浙大臣33名,章京、侍卫、官员等611员,兵丁2559名,合计需要马匹6690余匹 。由此可见南巡排场之大 。
3盐引加耗扬州接驾官员都“加顶戴一级”
【御档记载】两淮盐商为乾隆南巡提供大笔捐款,光扬州盐商助其南巡就捐了100万两银子,乾隆自然也知道该有所回报 。十五年八月,内阁奉上谕:“准其每引加耗二十斤 。”“加耗”是指增加每引捆盐斤数,每引的重量一般来说是344斤,加耗20斤也就是说盐商每引可以买到364斤的盐,接近6%的增幅,无疑大大增加了盐商的经济利益 。两淮盐商费力讨好乾隆,也就是想得到盐业政策上的倾斜,以期谋取更多利润,而乾隆也依靠盐商的捐资顺利进行南巡,可谓皆大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