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雍正皇帝为何不喜欢齐妃与三阿哥弘时?

看过《后宫甄嬛传》第五十一、五十二两集的朋友们,一定会注意到下面的情节:齐妃眼见儿子与皇后亲热的情景,深知自己的罪行会连累儿子前途 。齐妃托付皇后照顾皇长子弘时,绝望自杀 。这里,就有个问题:齐妃是谁?弘时又是谁?
【揭秘:雍正皇帝为何不喜欢齐妃与三阿哥弘时?】齐妃李氏,知府李文辉女 。三子,弘昐、弘昀,弘时,只有弘时活至成年,其他两个皆殇;一女,下嫁星德 。这里,我们要注意,雍正皇帝共得十子四女 。
长子弘晖(1697年),母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 。生于(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六日,殇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实际上的第二子弘昐,因早殇而未序齿,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六月初二生,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二月二十九日殇 。母齐妃李氏(时为雍亲王侧妃) 。二子弘昀,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八月初七日生,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十月二十日殇 。母齐妃李氏(时为雍亲王侧妃) 。三子弘时,雍正削其宗籍 。母齐妃李氏(时为雍亲王侧妃);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二月十三日,殇于雍正五年(1727年)八月初六日 。四子弘历,清高宗,乾隆皇帝 。母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时为雍亲王格格);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 。知道吧,从1697年夏开始,直到1704年为止的这很长一段时间里,给日后的雍正皇帝生育过儿女的,就只有齐妃李氏了 。附带说一句,齐妃李氏为雍正皇帝所生的女儿也是在这一时期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齐妃李氏受宠的程度 。
雍正皇帝第一子弘晖逝年8岁,第二子弘昀逝年11岁 。此后,弘时成为雍亲王府邸的大阿哥 。弘历(乾隆皇帝)出生前,年已八龄的弘时,还是雍亲王的独子 。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皇帝宣布秘密建储的决定时,却以“诸子尚幼”为理由,认为不可举行(公开)建储 。当时弘时已20岁,绝非幼龄,况且其子,雍正皇帝的长孙永,也已3岁 。雍正皇帝的上述话语,透露他在考虑皇嗣人选时,实际上已将弘时排除在外了 。按常理而言,弘时应是雍正皇帝择嗣时的首要人选 。因为他既在诸子中排行最先,又已成人,且有子嗣,其生母李氏在雍邸时已是侧福晋,其名份仅次于嫡福晋乌拉纳喇氏 。弘时的上述优势,都是弘历所不具备的 。可是,雍正皇帝建储时却弃长而择幼,选中比弘时小7岁,尚是一位少年,其生母钮祜禄氏在雍邸时并无正式位号的弘历 。雍正皇帝为何不喜欢弘时呢?
弘时20岁以前,先后经历了康熙皇帝两废太子,诸皇子为谋取储位拉党结派,明争暗斗,皇十四子允禵率师西征,收复藏地,康熙皇帝猝死,胤禛获取皇位等一系列大事 。乾隆皇帝称弘时“放纵”、“不谨”,表明他具有率直、任性的性格特征 。尽管尚无史料予以证实,但根据雍正皇帝其后勒令他去做允禩之子这一情况,似可判断早在雍正皇帝继位前,弘时对于允禩等人,即有一定好感,他对康熙朝晚期储位之争的看法,具有与其父胤禛截然不同的倾向性 。因此,雍正元年雍正皇帝秘密建储时,当然要将这位怀有异志之子,排除在外 。尽管如此,雍正皇帝继位前,他与弘时之间并无明显的利益冲突 。当父子两人分别完成从皇子到皇帝,从皇孙到皇子的角色转换后,由于具有居长、生母地位较高等优势条件,弘时对储位怀有希冀,也是情理中事 。然而,雍正皇帝秘密建储后,这对父子的关系逐步恶化,双方矛盾的性质,也随之改变 。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皇帝的秘密建储虽然做得十分缜密,但仅3个月后,便由他本人泄露了天机 。是年十一月十三日是康熙皇帝周年忌辰,雍正皇帝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爱新觉罗-弘历代其前往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之举:在位皇帝特遣未来的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对于雍正皇帝这一举措最为敏感,且又因之最为沮丧者,莫过于弘时 。一年后,他的疑虑再一次被证实 。雍正二年(1724年)底康熙皇帝“再期忌辰”,弘历第二次“祭景陵” 。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他进一步倒向雍正皇帝的反对派允禩一方,对其父所做一切持不以为然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