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立墓前无字碑并非武则天东晋名臣谢安墓被盗

古代墓葬到如今,已是十墓九空,几乎全被盗墓贼光顾了 。卞壶墓被盗令人可惜,而死后未能安宁的东晋名臣,并非他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范之役——“淝水之战”晋方主帅谢安,在下葬近二百年后,其墓也被盗了,而且连棺材都都抬出了墓穴,扔弃一边 。原来,是因为谢安墓风水好,名叫陈叔陵南朝陈始兴王,要用它给生母当“别野” 。墓主:淝水之战晋方主帅先说墓被盗者 。
网络配图
谢安其实不需要多交代,他是中国历史上口碑极佳的良相,劳苦功高却不恋权位,身居官场却不结党营私,为人光明磊落 。如果真有人不知道谢安的名字,但提到“淝水之战”,大概就没有人会不清楚了 。
需要说明提,淝水一直是古战场,三国时也有一场“淝水之战”,魏将张辽曾败东吴国孙权于此 。这里说的是东晋时发生的“淝水之战”,其战法比三国时的更经典 。
公元383年,前秦八九十万大军,在大将苻坚率领下进攻东晋,在今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北边的东记河(淝水)一带,摆下战场 。东晋当时的皇帝是孝武帝司马曜,他派谢安作为晋方主帅,谢安任命侄子谢玄为战前总指挥 。
当时,晋军只有8万人马,面对十倍于己的对手,不想计谋显然不行 。战役之初,晋方派5000骑兵奔袭洛涧,从背后突袭50000秦军得手,一下子灭了对手的威风 。之后,谢玄以激将法,骗得对手后退 。部队一退,士兵的锐气便受打击时,阵势大乱 。谢玄亲率8000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生前很牛X,可死后却干不过盗墓者,这可能是谢安生前没有想到的 。
具体的打法这里不方便多说,反正此役谢安以少胜多,打得符坚头都晕了,把战场附近八公山的草木都当成晋军,留下了“草木皆兵”的典故 。除“草木皆兵”外,这场战役中还留下了“投鞭断流”、“风声鹤唳”等一系列经典段子 。
皇帝赐给一副大棺材
谢安的谢氏家族与王导的王氏家族,都是东晋的显赫世家,至今人们仍把这两家并称“王谢”,其宅第均在当时风水最好的秦淮河边,今南京夫子庙对面的乌衣巷内 。谢安生于公元320年,卞壶死时,谢安才四岁 。谢安小时候面相好,出名也早 。据《晋书·谢安传》(卷七十九),七岁时谯郡桓彝(大司马桓温的父亲)看到时年仅七岁的谢安,就预言这孩子日后有大出自息 。当时原话是这样,“这孩子眉清目秀,气韵明达,将来不会比王东海差 。”王海东,即东晋初年名士王承 。桓彝的预言比真正的算命先生说得还准,后来谢安的名声比王东海还要大 。
网络配图
谢安66岁时,病逝于建康 。因为生前是朝中首辅、有功重臣,葬礼极为隆重,由官家出钱主办的 。孝武宗司马曜赐了一副上好的大棺材给谢安,很可惜日后被盗墓都损人害己 出来,另有朝服一套,内衣一袭,钱百万,布千匹、蜡五百斤,同时追赠太傅 。
据《景定建康志》(卷四十三)转引《汉晋纪事》,“谢安墓前,惟立一白碑,当时谓难述其功德耳” 。“白碑”,没有字的墓碑,即所谓“无字碑” 。中国古代著名的无字碑,竖于武则天与夫君、唐高宗李治合葬墓乾陵陵前 。
一般人可能认为,无字碑即始于武则天 。这一观点明显是不对的,至少谢安死后已在使用了,比武则天早320年 。谢安用无字碑,与武则天一样,无非也是出于功德太大了,无法记述的考虑,可见其对司马晋室的贡献之大 。武则天的“无字灵感”,也许即来源于谢安 。南京的主城区当时仅在今天大行宫一带,范围不大 。人们常说,南京是块风水宝地,不然也不会出了那么皇帝,那么多名人 。除了城西因紧临江水而少葬地外,其它北、东、南三面的近郊,都是时传统的墓葬区 。特别是城南一带,更是时人心中的“风水宝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