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一入深似海:曹操家族的媳妇为何大多不能善终( 二 )


杨修被害卞夫人写信安慰杨修父母
曹操的老婆当中,名誉最好的当然是卞夫人 。她是曹丕、曹彰和曹植的母亲,她节俭、大度、明事理,这些无需多言 。卞夫人对老公的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在史上就有一次她善于替老公做危机公关的记载 。
曹操杀了杨修,但这事没完,杨修还有家里人,尤其还有个老爹——太尉杨彪,每天上班还得和这个老同志见面,总得有个交代 。
曹操硬着头皮给杨老先生写了封信解释,无非是说你老杨家的儿子虽然聪明,可是他不听领导的话,为了挽救您的家庭,因此我老曹大义灭亲,当然,大义的是我,灭的是你的亲,将这小子绳之以法,“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 。然后,又送给杨家大把礼物 。
曹操觉得光靠男性的言语不能很好地处理事态,于是请来卞夫人搞夫人公关,再从女性的角度来写一封信,将事态再熨平一点 。卞夫人给悲痛欲绝的杨修父母再写了一封信,从这封信看得出,卞夫人不同于丁夫人那种刚烈决绝,而是一个很有分寸,会使用政治手腕的政治女性 。她撇开政治军事原则,首先给受害人一个肯定的评价:“盖世之才”,我们全家都很钦敬他 。然后,也不明说杨修罪有应得,故意模糊原则问题,说如今是战争年代,讲究组织纪律,听说令郎好像是犯了军令 。用这两点以熨平受害者家属的心 。然后,她又指责自己的老公:我老公实在太性急了,“明公性急忿然”,将小杨同志正法,但指责不等于否定,而辩解说曹操是为了维护军纪 。最后又说明自己对杀杨修是持保留态度的:我当时不知道情况,听说之后十分惊愕悲伤,“惊愕断绝”,还请老先生老夫人多多原谅 。
这是一封手腕十分娴熟的公关信件,放在如今,和那些总统第一夫人的外交书信比起来,是毫不逊色的 。卞夫人也是凭着自己的聪明、低调在曹氏家族中游刃有余,备享荣华,一直活到孙子即位,她幸福地做着魏国的“太皇太后” 。然而,她是幸福的吗?
关于她三个儿子争斗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公元213年,曹丕用毒枣毒杀弟弟曹彰,毒杀地点就在卞太后的居所 。当着母亲杀弟弟,曹丕你够狠 。可怜的母亲亲自去井边提水,想给彰儿解毒,然而,打水的容器被弄坏了,宫女太监们不敢帮忙,一位无助的母亲看着无助的儿子无助地死去,她的内心一定在哭泣:孩子,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最后,在无情的政治生态场里,这位母亲以哀求的口吻跟大儿子,也就是凶手曹丕说:你害了你的二弟,不要再害你的三弟了 。
从这个推论,卞夫人幸福吗?答案谁都知道 。
第二代媳妇:甄氏步步小心却步步惊心死后连正常收殓都没有
曹家最传奇的媳妇莫过于甄氏 。她本是袁绍的儿媳妇,与曹丕相遇于战乱后的幽州 。乱世佳人似乎格外让人怜爱 。甄氏的一次仰视,曹丕的一次俯视,爱情就产生了 。曹丕爱她,娶她,宠她,却杀她 。为何杀她,是她不够小心吗?不是,甄氏在这样的环境里,步步小心,却步步惊心 。
美丽用心未必有美丽人生
这个美丽的女人有着很美丽的用心 。她压抑自己对丈夫儿子的思念,却明显地表现自己对婆婆的感情,以求得在提倡孝道的社会里有一个安全的生存空间 。且列举甄氏在孝道方面的两次先进事迹 。
网络配图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征讨关中,甄氏的婆婆卞夫人随行,半路传来消息说卞夫人欠安,甄氏“昼夜泣涕” 。左右不忍,便将卞夫人稍稍恢复的消息告诉她,甄氏还是不信:“平时婆婆每次生病都恢复得很慢,这次怎么就恢复得这么快呢?你们不是忽悠我吧?”结果越来越忧虑了 。
卞夫人在前线得知儿媳挂念,于是写信回来证明自己确实已康复,甄氏这才恢复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