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三代皇帝用100年也要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

1757年 , 清军终于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 , 平定天山南北 。时隔1000多年 , 西域终于再次回到了中原帝国的怀抱!
从康熙时代与准噶尔汗国交手开始 , 到乾隆时期清朝彻底消灭准噶尔 , 三代清朝皇帝前后用了100多年的时间 , 终于彻底消灭了威胁清朝西部安危的巨大威胁 , 也昭示着清朝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原帝国生存发展的游牧民族问题(蒙古问题) 。
那么 , 为什么清朝执意要消灭准噶尔汗国?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 , 让这对宿敌相杀100多年?
1、蒙古问题是原则性问题!
蒙古问题 , 涉及到清朝的底线 , 是清朝的原则性问题 , 是清朝实现崛起的关键因素 。
因为蒙古地域太广大了 。从与东北平原接壤的大兴安岭 , 到遥远的西域 , 再到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 , 都是蒙古部落的活动区域 , 对中原地区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 。加上蒙古部落战斗力强悍 , 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女真族和蒙古族的关系 , 对女真的崛起以及入关后的统治都会产生巨大威胁 。
鉴于此 , 从努尔哈赤开始 , 对开始着手处理与蒙古各部落的关系问题 。此时的蒙古大致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三部分 。漠南蒙古以察哈尔部为代表 , 分布在长城沿线 , 是黄金家族的后裔 , 地理位置最为优越 。但也正因为距离中原和女真距离最近 , 在长期和明朝战争的同时 , 也最先受打努尔哈赤的打击 。
长期的消耗让漠南蒙古不堪重负 , 最终走向衰落 , 最终不得不向皇太极投降 。1635年 , 林丹汗率领漠南蒙古众王公到沈阳向皇太极请降 , 漠南蒙古归顺清朝 。
漠南蒙古的内附对于明朝而言 , 增加了防御宽度 , 北方边境压力骤然增加 , 加速了崩溃的步伐 。对清朝而言 , 在西部和北部多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在1644年清军入关争夺胜利果实时 , 北方边境是漠南蒙古负责守卫的 。
但是光有漠南蒙古是不够的 , 漠西准噶尔部的噶尔丹上位后 , 不断向东扩张 , 进攻漠北喀尔喀部蒙古 。噶尔丹妄图统一蒙古 , 消灭清朝 , 重拾蒙古帝国的荣光 , 因此和清朝的关系迅速恶化 。
康熙皇帝先是借助噶尔丹的压力 , 举行多伦会盟 , 将漠北蒙古纳入版图 , 然后在漠北蒙古的昭莫多大败噶尔丹 , 迫使其退出漠北 。
退出漠北的准噶尔部开始南下侵占西藏 , 康熙旋即进军西藏 , 将准噶尔部逐出青藏高原 , 雍正年间清朝攻占青海 , 至此清朝的西北部边境压力骤减 。
但是历史一再证明:失去西域 , 中原帝国就永无宁日!所以清朝始终保持着对准噶尔部的压力 , 终于在1757年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 , 从此蒙古问题彻底解决 , 困扰中国几千年的游牧民族威胁彻底消除!
2、沙俄问题是潜在性问题!
准噶尔的坐大 , 沙俄是主要功臣 。
从16世纪开始 , 沙俄哥萨克骑兵就越过乌拉尔山 , 在西伯利亚疯狂扩张 。1643年 , 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 , 中国边境开始受到沙俄的威胁 。
此时的中国处于明末清初的交替中 , 对远在东北的沙俄无暇顾及 , 但是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 , 东北的安危至关重要 , 因此康熙积极部署反击 , 两次发起雅克萨之战 , 终于迫使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 退出黑龙江流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