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设置的原则应注意什么 岗位设置

如何做好岗位设置工作
摘要:岗位设置工作的开展 , 涉及到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 , 对单位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着逐步推进、程序规范、稳步实施让敬扰的原则 , 逐步达到各岗位规定的结构比例 。不断规范、健全和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 坦旦建立起政策指导下的自主灵活的激励机制 , 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 激发医院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事业单位 岗位设置 在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置工作 , 建立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 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创新 , 是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迈出的重要一步 , 对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体制 ,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项工作的开展 , 涉及到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 , 稿哗对单位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本着逐步推进、程序规范、稳步实施的原则 ,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 按照情况摸底、设定结构比例、研究制订方案并组织实施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一、岗位设置工作基本内容 1、岗位类别:主要包括三类 , 即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 。2、岗位等级:管理岗位从局级正职到办事员8个等级 , 依次分别对应三到十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包括一至十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技术工和普通工5个等级 。3、结构比例: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包括: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 , 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 , 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 , 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4、岗位条件:岗位任职条件由基本条件和具体条件两部分构成 , 其中基本条件由全市统一确定 , 具体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需要确定 。
5、岗位聘用:首次开展岗位设置工作原则是先平稳过渡 , 再深化完善 , 要保证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 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二、岗位设置工作基本情况 1、摸清“家底” , 为设岗和聘用做准备 ① 掌握单位机构编制情况 。单位编制人数、机构规格、领导职数、内设机构数、各级岗位职数 。② 摸清在编在岗人员情况 。单位及内设机构现有人员总数、职务、结构分布情况 , 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各自的数量、比例和结构 , 各职务层次的人数和比例 , 并分类做好统计 。③ 收集各类资料 。机构编制部门审批成立机构的文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聘任)的文件以及年度考核、业绩成果等基础资料 。2、逐步推进、程序规范、制订岗位设置方案 经过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职工队伍的实际状况 , 摸清家底 , 找准问题 , 并对医院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分析 , 根据发展总体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规划等预测未来几年所需岗位情况 , 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 各等级岗位指标要留有余量和空间 ,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 完成岗位设置方案 。岗位设置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 , 各类岗位围绕医院发展规划的要求 , 遵循按需、职数控制、结构合理的原则设置相应的岗位 。
3、科学合理 , 稳步实施 , 完成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① 岗位聘用条件的制定 。按照不同的岗位类别制定聘用条件是设岗聘用的关键点 。制定条件时主要侧重于业绩水平、学术贡献和发展潜力 。仔细测算各类人才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年限和各类人才的荣誉、获奖成果等情况 , 主要考核内容包括完成科研成果级别、科研获奖、学术兼职、临床业绩等、担任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各种学术兼职等条件 。除对于高级岗位聘用条件的考虑外 , 在对中级岗位的聘用条件的制定时 , 既要考虑到高年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对医院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 也要考虑到近年来迅速成长起来的高学历人才的发展需求 。在制定八级和九级岗位聘用条件时 , 对于任现职以来 , 在临床、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的博硕士毕业生 , 特别是有承担高水平课题或发表高端论文的专业人才 , 在进行岗位聘用时优先考虑 。主要掌握如下原则:一是除严格执行文件刚性规定外 , 要严格控制高级职务比例 , 为今后引进人才和奖励院内在聘期内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留有余地 , 为医院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预留发展空间;二是在制定聘用条件时 , 注重聘用条件的可操作性和导向性 , 为专业技术人员发展起到激励和引领作用 。② 岗位聘用的实施 。在岗位设置后开展人员聘用工作时 , 应使现有在编在岗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