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朝宰相郑畋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一生

郑畋简介上提到郑畋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任宰相,同时也是一位诗人 。郑畋生于公元825年,字台文,荥阳人,其父亲是桂管的观察使郑亚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畋十八岁的时候就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宣武军节约度的推官和秘书省的校书郎 。公元846年郑畋因为书判出类拔萃被任命为直史馆事,但是还没有等到郑畋去上任,郑畋的父亲就被贬到了桂州即今天的广西桂林,郑畋便跟随父亲一起去了桂州 。
公元869年,唐玄宗病逝,郑畋被朝廷任命为从事,不久后,郑畋开始担任虞部员外郎,但是后来因为右丞相的阻挠,郑畋只能依然担任从事 。公元864年,郑畋被任命为刑部的员外郎,后来担任万年县的县令 。公元868年,刘瞻被授为宰相,于是推荐郑畋担任户部郎中和翰林学士,不久后又加任知制诰 。
公元869年,朝廷讨伐庞勋,郑畋当时负责起草诏书,因为他构思敏捷,诏书文笔又十分华丽,所以得到同僚不少好评 。战乱被平定后,郑畋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和翰林学士承旨 。公元870年,刘瞻因为惹怒了唐懿宗被罢免,郑畋在起草诏书的时候因为对刘瞻有很多赞美之词,所以被贬为梧州刺史 。公元873年,唐僖宗继位,郑畋被召回朝廷,并被任命为散射常侍、兵部侍郎 。877年郑畋被任命为吏部侍郎加同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 。公元883年郑畋在陇州病逝,死后被追赠太尉和太傅,谥号文昭 。
郑畋的故事
郑畋,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字台文,唐朝诗人,宰相 。郑畋的一生跌宕起伏,前半生郁郁不得志,后半生虽受到重用,累官至宰相,不过后来又被贬为太子宾客 。风光时声名显赫,落魄时郁郁寡欢 。那么,郑畋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畋十八岁考中进士之后,开始踏上仕途,首先担任宣武军节度使推官、秘书省校书郎之职 。后来因为“出判拔萃”有功而被封为渭南尉,不过郑畋尚未到任,他的父亲就被贬官到了今天的桂林一带,于是,郑畋只能随身服侍在父亲身边 。后唐宣宗继位,但因为父亲郑亚卷入党乱之争而一直受人排挤,于是郑畋也一直未得到进仕的机会 。
唐宣宗病逝后,刘瞻征辟郑畋为从事 。不久后,郑畋开始进入朝廷并且被命为虞部员外郎 。咸通九年,刘瞻拜相后,郑畋被封为户部郎中、翰林学士,不久后又加知制诰 。咸通十一年时,刘瞻因为惹怒了唐懿宗而被罢免相位,郑畋因为受到牵连也被贬为梧州刺史 。
唐僖宗继位后,郑畋受到重用而被封为宰相 。郑畋封相时恰逢黄巢叛乱,因为政见不一,郑畋与同为宰相的卢携发生了争吵,皇上大怒,罢了二人的相位 。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唐僖宗慌乱出逃并再一次召回郑畋,郑畋召集众将士,歃血为盟,并以血书向皇上表明自己的决心 。经过一番对峙之后,黄巢军吃了大亏,郑畋乘胜追击,发布檄文,各处响应,于是,黄巢不得不退回老家 。
中和元年,李昌言发动兵变,围困在凤翔城中的郑畋不得不交出政权,并引病辞职,后病逝于陇州 。
郑畋的评价
郑畋,唐朝宰相、诗人 。因为他在文学方面的出类拔萃和为大唐做出的卓越贡献而青史留名 。那么,关于郑畋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畋的父亲是桂管观察使郑亚,因为郑亚卷入了党派斗争,所以一直被朝廷上得势的权贵所排挤,作为郑亚之子,郑畋也无可避免的卷入明争暗斗的权力较量之中 。由于郑薰的阻挠,郑畋一直没有进入朝廷大展身手的机会,但是,郑畋官至丞相之后,依然重用郑薰,因此有人评价他以德报怨,深明大义,在大唐的江山社稷及百姓的安危面前,再大的私人恩怨,他都能不记前嫌,有这样的好官,是大唐和百姓的大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