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处神墓只因有两样东西保证其不会被盗

关于陵墓,历史上有很多怪异难解的事情,顺治的陵寝绝对算是一个 。说起顺治,他的爱情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历史上为红颜冲冠一怒,发动战争的痴心汉有,为红颜皇妃国事,日日不早朝的糊涂皇帝也有,但独独为红颜出家的只有顺治帝一个 。
帝王的真心,多么难得,何况是痴心!不过,今天我们讲的不是顺治帝的爱情故事,而是他的陵墓 。
据说顺治帝出宫的时候,就已经安排了后事,后来太监们满朝跑来跑去都找不到顺治帝,首领太监在他的御案前发现了他的上谕,这就是他的遗诏了 。遗诏中定玄烨继承帝位,四大臣辅政 。
这份上谕公开后,大家都惊了,这皇帝年纪轻轻的,身体也挺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驾崩了?怎么死的?谁信啊?人心惶惶中,有经验的朝臣稳住局面,让朝政运转如常,但心中的疑虑却再也无法打消 。
私下里朝臣的流言很多,有人说被皇太后毒死的,有人说受瘟疫而驾崩的,有人说因为董鄂妃归隐山林了 。不过,群臣说归说,一上朝个个人模狗样,哭的时候也跟死了亲爹妈一样哭的特别卖力 。后年仅八岁的新主继位,改元康熙,顺治朝被人渐渐遗忘 。
康熙平定准葛尔丹叛乱之后,突然动了父子天性,想去五台山看望顺治帝 。据说顺治帝在五台山修了茅舍,在里面诵经念读,参禅打坐 。皇太后因为思念儿子,去了好几次,每次都遍寻不获,又怕被百姓知道,只好默默垂泪 。后来皇太后年来体衰去不了五台山,还派人去探望,不过一次也没找到 。
康熙到不惑之年的时候,又想起他的父亲,便借着南下的由头,巡幸五台人 。康熙将侍从留在山下,一个人进了清凉寺,老方丈领他到山顶茅屋里,他看见一个干枯的白发老僧,打坐参禅 。康熙痛哭流涕,跪倒在老僧面前,哭着说:“父皇,儿臣来了!”
老僧双目微睁,看了一会,又静静地闭上,无论康熙怎么哭,他都决不再看他一眼 。康熙喟然长叹,压抑所有的难过和不舍,一步一回头,退出茅屋 。
深秋的浮云古木,是从未有过的明亮的揪心,雁阵哀鸣,又怎能不令人凄怆不已,也许人生短短,名利皇位不过是世人的幻想,而那禅定深处,又可曾真的是割舍骨肉亲情的两眼空空?
奴去也,莫牵连 。
康熙去五台山探访,终于成了世人争相传遍的秘密,江南才子曾撰写文章,暗示康熙曾去了五台山五次,直到顺治帝圆寂,他才不去 。
顺治帝驾崩后,康熙将他生前用过的一把扇子和靴子,安葬在东陵孝陵地宫,也就是说顺治帝本人是没有葬入东陵孝陵地宫的 。
两百多年后,清东陵遭遇多次洗劫,惨不忍睹,顺治帝的孝陵成了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墓,为什么?因为属于他的葬品只有一把扇子和一双靴子 。
后世很多盗墓贼想盗顺治的墓,但即使胆大的人也束手无策(孝陵的防盗措施做的还算不错),并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里面的物品实在不值得一盗(顺治生前出家,死后交代一切从简,并且顺治是火化的,且功德碑上也清楚的刻着“不藏金玉宝器”,所以就更没有什么值得盗墓贼惦记的陪葬品了)这更为陵墓增添了神秘色彩 。
这也正符合顺治帝生前的愿望,来去无挂碍,不被世俗物质所累,连那一把扇子,都是他放弃的,所以顺治帝,其实真的没留下任何痕迹 。
这个结局对于他是幸运还是不幸?只有命运能回答 。
除了顺治帝,还有一些皇帝的陵墓未被盗,跟顺治帝不同的是,他们的陵墓根本找不到,那就是元朝皇帝的陵墓 。
有句话说的好,元皇陵一个不见,明皇陵无一被盗,清皇陵处处被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