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含量 种植小麦用什么配比的底肥好?

小麦施肥有什么规律?要遵循哪些原则?
说起小麦的种植,就想起小时候拔麦子的场景,那叫一个多啊,几乎是家家每年都会种小麦 。不过,随着近些年经济作物的大面积推广,小麦的种植面积是越来越少,但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安全方面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麦种植要想获得高产,施肥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既要了解小麦的营养特点和需肥特性,还要结合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
一、小麦的营养特性及需肥规律

氮磷钾含量  种植小麦用什么配比的底肥好?

文章插图
1、小麦对氮、磷、钾的平均吸收量
在中等肥力的土壤,每生产500千克的小麦籽粒需要吸收氮(N)15千克、磷(P2O5)6.25千克、钾(K2O)12.5千克,然后减去土壤中自有的养分,从理论上讲,达到500千克的产量,施肥量应该小于前面的数字 。
2、小麦对养分吸收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小麦的周年期生长,要经历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这几个明显的生育时期 。在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对养分极其重要的时期,需要我们格外注意,就是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
(1)小麦的养分吸收临界值
当某种养分达到临界期时,可能需求量并不是很大,但小麦此时却对养分非常敏感,如果此时缺少这种养分,那么过了临界期,再怎么补充该养分,都无法挽救已经造成的损失 。
不同的养分,临界期的出现的时期也不尽相同 ,氮素的临界期出现在分蘖和幼穗分化期,磷素出现在三叶期,钾素出现在拔节期 。
(2)小麦的养分最大效率期
小麦养分的最大效率期也因营养元素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别 。氮素的养分最大效率期出现在拔节前至孕穗期,磷素的最大养分效率期出现在抽穗至扬花期,钾素的最大养分效率期则出现在孕穗期 。
二、小麦施肥遵循的原则
在了解了小麦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后,我们在实际的小麦种植中,就要根据这一规律,结合土壤、环境因素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总结起来,小麦的施肥要把握一下几个原则:
(1)增施有机肥,有机与无机配合施用的原则
农家肥的来源广泛,而且成本较为低廉,但是却具有养分全、供肥期长、有机质含量丰富等特性,在给小麦提供养分的同时,还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因此,为了小麦能够获得高产,在施肥时就必须增施有机肥,尤其要注重前茬作物的秸秆还田 。
(2)依据土壤肥力合理施肥原则
不同肥力的土壤,施用相同数量肥料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在施肥时要有所区别 。薄地要多施肥,肥沃的土壤可适当减少施肥量,这样才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达到均衡增产的目的 。
(3)依据不同时期的需肥特性施肥原则
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 ,要根据小麦不同生长期的需肥特性进行按需合理施肥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重施基肥,适时适量追施苗肥:充足的基肥可以促进麦苗早发,以有机肥和磷、钾肥的全部作为基肥,氮素的施用量为全年总施肥量的一半左右作为基肥 。一般情况下,中等肥力的土壤,每亩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然后配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40千克左右,至于复合肥选用硫基还是氯基,可根据实际的经济实力因素确定 。也可以亩施10千克尿素、过磷酸钙40千克、氯化钾10千克代替复合肥的施入都是可以的 。
返青肥、孕穗肥施肥有讲究:对于返青肥的施用,要根据苗情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对于长势弱的麦田,应重施和早施返青肥,以促进分蘖成穗;如果麦田长势较为健壮,为了减少无效分蘖过多,茎叶徒长,群体过大而导致后期出现倒伏,要适当控制返青肥的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