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写进史书的绝色美人西施!西施如何迷惑吴王夫差

如果说施妹喜和苏妲己是迫不得已作为“美人计”的牺牲品,那么施夷光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政府机构培养的“美人计”人物,她是越王勾践专门培养出来奉献给敌国的礼物 。女人一旦沾上政治的边,就成了权术的中介,那么在中国男人的历史社会中,这样的女人必定不会被淹没,必定会被书写,被载入史籍,甚至成为民间口口相传的人物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北宋诗人苏轼的一首诗 。诗中的“西子”就是西施,西施本是一个山野浣纱女,担起了复国的重任,最终不辱使命,为越国战胜吴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
西施,名夷光,越国人,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 。苎萝村有东、西两个村子,西施家住西村,因为村子里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称谓 。
因为家境贫寒,所以西施很小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平时经常在溪边浣纱,西施的美貌远近闻名,但西施的身子却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 。每次病发她都皱着眉头,捂着心口,缓步前行,人们管这姿势叫“西施捧心”,可见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动人,这事让东村的一丑女知道了,于是便也学着西施的样子走路,但走起来十分难看,比她平时的样子还要丑很多,成了大家的笑料,于是别人把这个丑女叫作东施,“东施效颦”就出自于此 。
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称雄,吴国和越国开战,结果越军大败,越国国王勾践向吴国国王夫差乞降 。吴王夫差不听大夫伍子胥“杀掉勾践,以绝后患”的劝告,却采纳被越王买通的奸臣主张,允许越国投降,把勾践夫妇和越国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苏虎丘,为夫差养马 。勾践君臣含垢忍辱,装得非常恭顺,夫差以为他们已真心臣服,3年后就把他们放回越国 。
勾践安全回到越国后,立志复国,卧薪尝胆,励精图治 。经过“10年生聚,10年教训”,越国逐渐强盛起来,一心要打败吴国,但是,当时越国的军事实力远远不敌吴国 。勾践在训练军队、发展农业的同时,对吴王夫差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计” 。
【被写进史书的绝色美人西施!西施如何迷惑吴王夫差】“美人计”的具体导演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 。范蠡曾随越王勾践到吴国做人质3年,深知吴王夫差的致命弱点 。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特点,范蠡便策划实施了“美人计” 。
范蠡按照越王勾践的要求,在民间寻觅美女 。担任这个历史重要任务的美女,不仅要美丽过人,而且要胆量过人,机智过人 。经过千挑万选,范蠡选定了西施和郑旦 。当时范蠡和西施一见面,西施的美貌与纯真便打动了范蠡,而西施的心里对这位年少英雄、气度不凡的将军也是一见倾心 。范蠡向西施说明了选美的原委,西施被范蠡的那份爱国热情感染,表示愿意担此重任 。
勾践亲自接见西施和郑旦,并让人教她们习歌舞和宫廷礼仪,让人为她们讲解历史、时局和权谋 。勾践还亲自给西施面授机宜 。勾践把神圣的政治任务交给她们,交待了三件大事:沉溺夫差于酒色之中,荒其国政;怂恿夫差对外用兵,耗其国力;离间夫差和伍子胥,去其忠臣 。
过了3年,范蠡将熟知宫中礼仪的西施送往吴国,两个相爱的人终于有机会在一起了 。一路上二人备尝爱的滋味,由于难分难舍,范蠡有意拖延,送亲竟然送了一年多 。据说等他们走到嘉兴县南一百里的时候,西施生的儿子已经能牙牙学语了,后人在这里建造了一个“语儿亭”,用来纪念西施与范蠡的爱情结晶 。唐陆广微《吴地记》里有记载,并谓此地“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是西施入吴之前与儿子说话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