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能让儿子皇位坐的安稳竟然杀了夏侯两兄弟

【曹操为能让儿子皇位坐的安稳竟然杀了夏侯两兄弟】曹操可以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枭雄了 , 他的种种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他曾经三番五次的捉到刘备三兄弟 , 可却多次把他们放走 , 这是为什么呢 , 因为他知道刘备可能拥有所谓的汉室正统和道义上的制高点 , 但却没有自己的地盘 , 所以并没有多么在意刘备 , 而在刘备投靠刘表之后 , 曹操开始慌了 , 于是大兵压境 。如果那时候的刘备把这些资源都掌握在手 , 必然会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 。而在曹操在占领荆州、新野之后 , 诸葛亮果断联合孙权的吴军 , 在赤壁一战大败曹军 , 曹操在赤壁战役中吃了大亏 , 从此变成了三分天下 。
在这本书中的早期 , 那些君主对手下的人都十分信任 , 把权利尽可能的下放出去 , 然后得到了一部分权利的将军为了自己的前途 , 取得了非常大的战功 。但是在三分天下之后 , 战争的频率逐渐降低 , 到了利益的分配 , 这几位君主就开始变脸了 , 不再那么相信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属下 , 开始出现怀疑猜忌的心里 , 比如曹操 。
曾经非常信任的手下夏侯两兄弟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这两兄弟也都是忠心耿耿 , 没有二心 , 为曹操立下了赫赫战功 , 在整个三国时期都是排的上号的大人物 。原本曹操也是非常信任这两个他本家兄弟的 , 但是在三分天下后 , 曹操开始对这两兄弟有了一些猜忌 。他担心这两兄弟会摄政 , 会参与曹丕的政事 , 甚至会篡位 , 为了保证自己儿子的稳定统治 , 曹操下决心清洗他们的势力 。这就是帝王心术 。
曹操之所以选择曹丕作为皇子而非曹植 , 是因为曹植的心太单纯了 , 他尊崇儒家之道 , 但是儒家之道却不太适合战乱频繁的三国时期 , 需要的是一位心狠手辣 , 行事果决的铁血君王 , 显然曹丕是更合适的 。
可是三分天下也不是那么好维持的 , 打赢了战争之后 , 维持既有的秩序很难 , 主要就难在自己阵营的人心思多样 , 阵营内部会有各种利益集团 , 会有各种勾心斗角 。本来在战争时期 , 有共同的目标 , 什么内部的矛盾都会被忽略了 , 那时候大家可以放下矛盾去和相同的敌人作战 , 而在战争稍微放松之后 , 就开始面临利益分配的问题了 , 这其中自然是各种明争暗斗 , 蠢蠢不安 。
在这是就有必要提一下曹操这个人的特殊的身份了 。曹操其实原来的姓叫夏侯 , 是他爹认一位宦官做干爹之后 , 曹操才改的姓氏 。而他的本家兄弟们各个都勇猛过人 , 都是数的上号的无双猛将 。夏侯惇是大将军 , 夏侯渊也是戍守边疆的大将 。这两个人的实力很强大 。曹操担心的是 , 在自己死后 , 自己的孩子曹丕即位后的处境 。以曹丕的能力只能对付一些与他同辈的人以及那个文弱的兄弟曹植 , 但是在面对夏侯兄弟这些功勋老将就完全那没有办法了 , 不管是资历还是威望 , 都远远不如对方 。曹操很担心自己死后 , 自己的儿子会被本家兄弟压制 , 甚至被篡位 ,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 , 曹操只能选择自己亲自下手铲除掉自己的本家兄弟 , 提保证不会有人威胁到儿子孩子的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