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背后真相:隋朝积蓄养肥李世民的盛世?

“贞观之治” , 是令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一个伟大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 , 人民安居乐业 , 歌舞升平 , 皇帝温良慈善 , 百官恪尽职守 , 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 , 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 , 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 , 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造出来的 , 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 , 理直气壮地占据了首位 。但这一切 , 却只不过是一个骗局 。
网络配图
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 , 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 , 以一户6口计 , 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 , 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 。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 , 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 。但唐天宝十四年才垦田地1430万顷 。隋炀帝登基时就有890万户 , 而唐太宗直到驾崩才有380万户 , 国力差距可以想见 。
隋朝时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 , 其中着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 。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 。贞观十一年 , 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 , 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 , 亦为国家之用 , 至今未尽 。”隋朝已灭亡了20年 , 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 , 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 。
网络配图
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 。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 , 内探出259个粮窖 。其中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 。由此可见隋朝的富裕与强盛 。
纵观历史 , 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 , 隋唐更替 , 其间的战争使人口减少约2000万以上 , 战争结束 , 人少地多 , 人心思安 , 这是“贞观之治”产生的最重要原因;其次 , 隋开创了大运河以及科举 , 大运河的劳民导致隋灭亡 , 但这些却促成了“贞观之治”的产生 。开创大运河 , 利在当时 , 功在千秋 。
网络配图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 , 纵然是真的有什么“贞观之治” , 那也是隋朝的功劳 。隋帝国时代已经为他们准备了足足100年的粮食 。总而言之 , 史家通过这段记载 , 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秘密:“贞观之治”与李世民没太大关系 , 任何人 , 哪怕是让隋炀帝再回来 , 也同样会在如此稀少的人口基础之上 , 坐享“之治”的社会福利 。
【贞观之治背后真相:隋朝积蓄养肥李世民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