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为什么说宋朝的皇帝最时尚最会享受

【揭秘历史:为什么说宋朝的皇帝最时尚最会享受】说起出游、聚餐、头戴花这三件事,在古代曾是一种风雅的行为,尤其是男人头戴一支花,在古代更是引领时尚新潮流 。其实,男人戴花,唐已有之 。但是,不甚普遍 。明清时期也曾有之,不过是偶尔为之 。唯有两宋时期,男人戴花蔚然成风,十分盛行,甚至连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是乐此不疲,而每当出游、聚餐之时,皇帝身边的随行人员、禁卫、官兵无不是头戴一支花 。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曾描述了戴花出游和聚餐宴会的热闹情景:“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 。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

宋朝男人大都喜欢戴花,古典名著《水浒传》,就把许多梁山好汉描写得“花团锦簇”:病关索杨雄,“鬓边爱插芙蓉花”;浪子燕青,“鬓边长插四季花”;阮小五“斜戴着一顶破头巾,鬓边插朵石榴花”;而刽子手、满脸横肉的蔡庆,生来爱戴一枝花,干脆就被江湖称为“一枝花”……尤其是成段的描写,更让人对宋朝的男人羡慕不已 。仅举两例:其一,这员骁将,乃是梁山泊“小李广”花荣 。两势下都是风流威猛二将:金枪手,银枪手,各带罗巾,鬓边都插翠叶金花 。左手十二个金枪手穿绿,右手十二个银枪手穿紫 。其二,这个便是梁山泊能行快走的头领“神行太保”戴宗,手持鹅黄令字绣旗,专管大军中往来飞报军情,调兵遣将,一应事务 。右手那个对立的壮士,打扮得出众超群,人中罕有,也有《西江月》为证:“褐衲袄满身锦衬,青包巾遍体金销 。鬓边插朵翠花娇,鸳颌玉环光耀 。红串绣裙裹肚,白裆素练围腰 。落生弩子捧头挑,百万军中偏俏 。”
男人戴花,古代称之为簪花,又称插花,就是将花朵插戴在发髻或冠帽上的一种装饰方式,所戴的花朵可以是真花,也可以是用罗帛或其他材料制作的假花 。早在唐代,就已有了男子簪花的记载 。据说,在唐玄宗时,汝阳王李琏小名花奴,他曾戴讶绢帽敲击鼓,唐玄宗李隆基摘下红花一朵,置于帽上 。李琎演奏《舞香山》曲,曲终而帽上的花并没有坠落,唐玄宗大喜 。赐金器一厨 。
到了宋朝,男人戴花,招摇过市,形成时尚,皇帝更是率先垂范 。在宋朝,每逢重大节庆,例如郊祀回銮、皇帝生日、宫廷会宴和新科进士的琼林宴等,君臣都有戴花的习惯 。《水浒传》中说,梁山柴进进京时遇到朝廷官员王观察,看到王观察头上戴着一朵翠花,便问道:“观察头上这朵翠花何意?”那王观察道:“今上天子庆贺元宵,我们左右内外,共有二十四人,通类有五千七八百人,每人皆赐衣袄一领,翠叶金花一枝 。”王观察所说的“今上天子”就是宋徽宗赵佶 。这位“今上天子”本是一位雅好声色的风流帝王 。《东京梦华录》说他每次出游回宫,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马”,从驾的臣僚、仪卫,也都赐花簪戴 。而《水浒传》中也说,宋徽宗赵佶就是晚间微服出游,才得以在花街柳巷与京城名妓李师师有了艳遇的 。并有诗为证:“清夜宫车暗出游,青楼深处乐绸缪 。”
宋朝的皇帝,不仅十分喜欢出游,也十分喜欢聚餐 。皇帝召大臣聚餐,并在聚餐宴会上都要对大臣赐花,以示恩泽;而凡参加皇帝举办的宫廷聚餐宴会的大臣们也都能领到皇帝御赐的宫中名花 。据《梦梁录》记载的一次宴会,“前筵毕,驾兴,少歇,宰臣以下退出殿门幕次饲候,须臾传旨加班,再坐后筵,赐宰臣百官、卫士、殿侍、伶人等花,各依品位簪花 。上易黄袍小帽,驾出再坐,亦簪数朵小罗帛花帽上 。”还有一次皇帝出游,对随行人员、禁卫、官兵以及乘五百余轿的皇后、贵妃、淑妃、美人、才人、婉容依次赐花簪戴,以致于“直南一望,便是铺锦乾坤”,而北望则“全如花世界” 。宋朝皇帝出游戴花的场面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