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冤屈而死的十大名将

导读: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名将 , 可惜的是 , 这些大仁大义的将军们或因功高震主而死 , 或因小人构陷而死 ,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冤屈而死的十大名将 。
1、李牧
武安君 ,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 赵后期抗秦战争主将 , 曾两败秦师 , 秦军闻之将则色变 , 不敢犯赵多年 , 就连老兵油子王翦也是无从下手 , 只好使离间计挑郭开唉使赵王下令除之 , 一代名将 , 就此撒手人寰 。
网络配图

2、蒙恬
据说是毛笔的发明人 , 是真是假我不知道 , 不过就其参与灭楚之战(副将) , 北驱匈奴(主将) , 修建长城 , 提数十万重兵驻屯边疆来看 , 轻重不难想见 , 其实他对始皇帝倒是挺忠心的 , 就算有人告他谋反始皇帝也不会信 , 问题是始皇帝并不是真正的“万岁” , 终就要死的 , 而他作为力挺太子苏的重要人物 , 不死倒是真有些不合情理了 , 但这个人行事一向谨慎 , 很少有把柄落在别人手里 , 没办法 , 只好以蒙毅的事为源头 , 再经过充分发挥 , 结果 , 蒙恬背了个大大的黑锅 , 死了 , 据说在其死前曾自谓“吾何罪?获罪于天”又一想自言“吾修长城 , 自临洮起万余里 , 或断人地脉 , 互固宜也” , 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也” 。
3、韩信
淮阴候 , 主要战绩有:灭赵 , 代 , 魏 , 齐 , 燕 , 楚及三秦王 , 可以说整个汉家江山九成是他一人打下来的 , 问题也随之出现 , 功高震主 , 当君主对这样的将领已无封赏可赐的时候一般都会取了他们的脑袋 , 死法 , 竹片刺死 , 据说是刘邦曾许下韩信“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刀不死”(既免死) , 吕后等杀死韩信时是将其吊在钟室中 , 钟室四周用布遮上 , 用竹片戳死的 。竟然死得如此凄惨 , 楚霸王泉下有知 , 不知是否可以含笑?
4、彭越
与韩信并列为汉初三大名将 , 位在英布之上 , 曾率偏师在楚汉相争于荥阳之时抄敌粮道 , 迫使楚兵主力回师 , 复败复起 , 拖住楚军主力 , 使得汉军主力及淮阴候部能够并力前行 , 终于将楚军压至彭城一带 , 方有以后垓下事 , 功劳甚著 , 封赵王(淮阴候为楚王 , 英布为淮南王) , 后刘邦疑惧之 , 发配往蜀地 , 路中碰到吕后 , 以为碰到知音 , 向吕后诉苦 , 吕后仍带他到刘邦处 , 劝刘邦杀之 , 以绝后患 。死法:剁成肉泥 , 据说至今长江一带还有一种叫“蟛”的小虾 , 便是当初英布吃了用彭越的肉做成的所谓“肉羹”时吐出来的 , 彭越的冤魂附在其上形成 。
5、周亚夫
亚子在世 , 孙吴重生 。单从这句话便可得出他在后世兵家心中的地位 。战绩主要有平定七国之叛 , 官职太尉 , 也毅是全国兵马大元帅 。死的原因是因为立嫡之争 。据说景帝本想树他为托孤重臣 , 可这人死心眼 , 对汉武帝(后来的)不感冒 , 景帝言道:此非太子师也 。毅冲这话 , 决定了周亚夫的命运 。罪名:阴反 , 什么意思呢?据说是他为自已准备的死后葬器中犯了皇室的禁 , 好像是什么东东多了 , 不合臣下的礼数 , 对于这个结局 , 周亚夫也是有心理准备的 。死法:饿死 , 自个绝食 , 用他自已的话说:吾纵横已数十载 , 不妒忌复辱于刀笔吏 。跟李广死前说的差不多少 , 也算一条硬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