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钱就翻脸,抠门儿皇帝道光的治国经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号称“富有四海”,“九五之尊”,坐拥世间富贵荣华 。
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节俭,且毕其生如一日的,道光帝算是首屈一指 。
他不仅把节俭看成人生的乐趣和目标,还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品德的标准 。尽管于大局无补,但毕竟是一个皇帝的行为 。
道光(1782-1850),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 。
他历行节俭,勤于政务,但作为一个帝王他资质不高 。清王朝在道光年间进一步衰落,和西方差距越来越大 。
1842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此后10年道光帝苟安姑息,得过且过,没有任何学习西方、振兴王朝的举措 。
网络配图
今儿个,咱不评历史只讲故事 。在民间,关于道光帝生活简朴的逸闻流传甚广,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吧 。
打小立志,节俭自律
道光帝的节俭,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九月,道光随父亲嘉庆皇帝前往盛京(今天的沈阳)祭奠先祖 。
晚上就住在沈阳故宫里,虽说是宫廷,实际上相当局促简陋 。嘉庆皇帝特意叫人拿来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用过的遗物:
已经没人会用的糠灯、牛皮制成的蠢笨的乌拉、不施油彩、不加雕琢的拐杖 。
【提钱就翻脸,抠门儿皇帝道光的治国经】看着这些简陋的物品,听着父皇的讲解,回想着祖先创业的艰难,道光立志要节俭律己 。
他与妻子一说,二人一拍即合,立马找人搬走了房间里除了床铺桌椅以外的家具陈设 。
此后,每日下午四点左右便打发太监出宫买烧饼 。来回路远,太监怀里揣着烧饼,一路小跑,烧饼仍不免冰凉坚硬 。
夫妻二人毫无怨言,沏上一壶热茶,啃完烧饼,立即上床睡觉,这样连灯都不用点了 。
为皇后庆生:一碗打卤面
网络配图
道光帝即位后以身作则,把每年四十万两银子的宫廷开支降了一半,改为每年二十万两 。皇帝的日常用度一律从简,笔墨纸砚全是普通品 。
内府依例给他40方砚,砚后镌有“道光御用”四字 。道光帝认为太多,闲置可惜,只留下3个,其余都分给了臣下 。
他还规定,除了太后、皇帝、皇后外,妃嫔及宫廷工作人员,非节庆不得吃肉 。妃嫔不得使用化妆品,不可穿光鲜的衣服 。
据喻大华《道光皇帝》记载,皇后过生日的招待会极为简单,每人一碗打卤面 。
工作日里,皇帝每餐只点四个菜,朝廷官员的工作餐也不得多于四个菜 。
外地官员进京述职时,对勤勉能干的官员,皇帝会以赐宴表彰 。但在道光朝,皇帝赐宴,仅是政治荣誉,被赐宴的官员领了荣誉后自己出去掏钱吃饭 。
上朝如同丐帮聚会
那时的皮衣讲究四周围带“出风”,就是里子比外边多出一圈皮子 。
一次,道光帝发现自己的黑狐袍子出风被老鼠啃坏了,找内务府总管说给修修,内务府要一千两银子 。
他觉得太贵,决定剪掉 。第二天大臣们得知此事,纷纷将自己的出风去掉,免得规制超过皇帝,招惹麻烦 。
网络配图
据《满清外史》记载,道光帝的衣服每个月才换一次 。除了龙袍,衣服破了一定打了补丁继续穿 。臣子们发现后,也纷纷效仿 。
一次,道光帝见军机大臣曹振镛裤子膝盖处有补缀痕迹,便问:“你的套裤也打掌吗?”曹振镛回答:“裤子易做,但花钱多,所以也打 。”
当得知宫外打掌只需三两银子时,道光帝说:“宫外做东西便宜,我在宫内就要五两,以后我也去外边打 。”
如果穿越到道光朝,你会发现,出入紫禁城的人多数衣衫褴褛,破旧的衣服上打着整齐的补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