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忠义宋江为了促成招安都费了哪些心思?

四大名著作为我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代表性作品,至少有三部是建立在“神话”这一传统故事形式基础之上的:《西游记》就不用多说了,通篇神魔鬼怪;《红楼梦》开篇就交代了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前世今生,还有那块补天石的神奇际遇;《水浒传》开篇便是洪太尉误走妖魔,理论上将人物命运都纳入了既定框架当中;《三国演义》虽有特定历史作为依据,但其中也不乏带有神话色彩的情节 。其实这恰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大特色,即使在史书当中也有诸多类似神话传说的描述,比如《史记》中的高祖斩蛇等 。
从《水浒传》中洪太尉误走妖魔一节来看,这一百单八人的命运在开篇似乎就已经注定了,然而随着作品的深入,读者在感叹人物命运的同时又会产生诸多疑问,特别是到了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比如:晁盖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不搞个排座次呢?那块埋在地下的石碑为什么之前就没有发现呢,难道这当真都是天意?…… 。
然而换一个角度想想就会发现,这似乎都是宋江等“招安派”的诡计,开篇的误走妖魔也不过是在为宋江开脱罢了 。那么忠义不二的宋大哥为了促成招安究竟费了哪些心思呢?下面咱们姑且就文本内容来分析一下 。
一、掺沙子,大换血,稀释晁盖集团力量
通读《水浒传》,笔者都为晁盖叫屈,晁盖被骗了,水泊梁山之所以会有日后的强盛,这与晁盖是分不开的,当年七星聚义劫了生辰纲,落草梁山泊,这才有了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开端,可以说水泊梁山是在晁盖的手上强盛起来的 。可是,孩子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养大了,可有一天自己这个当爹的却撒手人寰了 。晁盖尸骨未寒,大仇未报,宋江就把聚义厅改作了忠义堂,这个由晁盖一手拉扯大的孩子突然就被糊里糊涂地改名换姓了,孩子他爹在那边没准儿都被气哭了 。
这才刚刚开始呢,晁盖曾头市中箭身亡,临终前留下遗言: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不想把梁山泊的头把交椅交给宋江,可是晁大哥连自己的命都没了哪还管得了那么多啊,他眼睛一闭,后面的很多人便力主宋江继任梁山泊主 。然而宋江作为一个有权谋的人自然不会置晁盖的遗言于不顾,他当然要当老大,但不是以这种方式,他得名正言顺地坐上这头把交椅,让众人心服口服 。于是,先后收服了玉麒麟卢俊义、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大刀关胜、急先锋索超等一干猛将 。
这就不对了,晁大哥刚死,为何不先报仇呢?难道是因为曾头市的史文恭太厉害吗?那也不对啊,他再厉害,一个打不过上两个,两个不行三个,四个……梁山上就是不缺能打的 。再看看他收服的这些人,没一个省油的灯,河北玉麒麟,文武双全,名声大噪,其他的那几个也是个个本领超群,而且都是被擒之后感念宋江大恩才上山的,如此一来宋江的羽翼便更加丰满了 。
晁盖死之前,梁山的力量可以分为两派,咱们姑且把他们称作“晁盖派”和“宋江派” 。晁盖派基本都是梁山泊元老级的人物,如公孙胜、吴用、刘唐、阮氏三雄、林冲、杜迁、宋万、白胜、朱贵等,而后来跟随宋江一起上山的几乎都是“宋江派”,如李逵、张横张顺兄弟、戴宗、花荣、秦明、王英、燕顺以及后来降服的呼延灼、扈三娘等等 。由此可见双方在实力上是相差很大的,更不可思议的是后来的吴用、公孙胜等人还被宋江给策反了,对招安一事都点头了 。再加上卢俊义、关胜等人,可以说“晁盖派”已经被“宋江派”完全遮盖了,没有人会再去考虑他们的意见和利益 。晁大哥这一去,可苦了这帮哥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