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又“熄火”?房价还会暴涨?

在今年2月和3月房地产市场热度出现一轮快速回升之后,4月份市场表现如同“一脚刹车”,楼市复苏节奏明显放缓 。
每当数据出现转折式变化,总会引发诸多猜测:复苏提前结束了?房价还会暴涨?这些想法可能误判了楼市 。
【楼市又“熄火”?房价还会暴涨?】复苏“踩刹车”
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涨幅整体回落,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均较上月减少 。
特别是二手房市场,降温趋势更为明显 。70城中,4月二手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减少了21个;二、三线城市二手房价均现“停涨”态势,一线城市涨幅也有所收窄 。
房价乏力的背后是房地产销售的放缓 。3月下旬以来,主要城市房地产销售复苏进度也出现明显放缓 。据机构统计,重点城市房地产销售面积环比下跌25%-50% 。
国家统计局前一天公布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屋新开工面积等反映供给端的指标同比跌幅亦有所扩大,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动力减弱的态势 。
在连续两个月的大幅回暖之后,楼市热度走降,这意味着什么?楼市又“熄火”了吗?
楼市并没有“火起来”
实际上,今年以来楼市并没有“火起来” 。根据官方的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依然处于调整阶段 。

楼市又“熄火”?房价还会暴涨?

文章插图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日前指出,尽管房地产市场需求出现恢复迹象,但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建设仍在下降,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调整期,稳定房地产市场,保障和改善民生,仍需要继续努力 。
值得注意的是,从官方近两日发布的数据来看,4月份房地产市场销售端和供给端出现冷热分化 。
一方面,销售端持续回暖,1-4月份中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增幅均扩大;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额绝对规模仅低于2021年同期峰值水平 。
但另一方面,房企拿地、投资、新开工等供给端数据依然趋冷 。销售端的改善并没有传导到供给端,两端反馈时滞较长,意味着其中仍有环节未打通 。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供给端的制约因素在于部分企业风险处置和债务偿还等尚未完成,导致开发商整体拿地、开工的积极性较低 。
在这一背景下,楼市“大火”、房价“暴涨”的说法都缺乏基础 。后续个别热点城市的个别项目或现热销,但并不意味着大面积、大幅度的升温会紧接着出现 。
楼市也并未“凉下去”
多项指标指向4月楼市复苏节奏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楼市已经转冷了 。
一般而言,每年春节后至3月份楼市成交冲高,4月份,特别是4月下半月开始,成交活跃度会有所下降,因为小阳春的“主力军”买房入学需求已基本释放完毕 。
排除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只看绝对规模,其实目前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包括销售量、房价等仍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 。
以北京为例,4月份北京市二手住宅网签量为13928套,虽然较3月份的22192套下降明显,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需要看到,一个月1.3万套的网签量并不低,市场处于不冷也不热的状态 。
应该如何看待楼市阶段性复苏放缓?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丽杰认为,在一季度市场需求集中释放后,市场交易量季节性回落,价格环比涨幅收窄,这是市场修复过程中的自然回落和调整,是市场向合理中枢修复过程中的正常振荡 。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则认为,在经历了前两月大幅回涨后,房地产市场从强复苏转入弱修复阶段 。她预计,5月市场大概率延续稳定运行态势,较4月波动幅度不会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