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赤霉病是怎么造成的,该如何有效的预防?

小麦的赤霉病是怎么造成的,该如何有效的预防?
小麦赤霉病,近些年来一种比较常发的病害,危害小麦的正常生长,一旦发病,没有药剂能很好的防治,在一些地方,一些农户称小麦赤霉病为小麦上的“癌症”,轻则造成减产,重则直接绝收 。
小麦赤霉病,又被称为红麦头、烂麦头,它从小麦幼苗的时候都有可能开始危害,不过,一般在小麦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这三个生育期发病比较明显,主要危害小麦穗部 。

小麦的赤霉病是怎么造成的,该如何有效的预防?

文章插图
当小麦感染赤霉病以后,穗部会有白色或者粉红色的霉层,如果用手触摸,能感觉到有凸起,根据发病的时期不同,导致小麦抽穗不好或者抽出来的穗枯黄,到了后期,有些也会变成白穗 。
小麦赤霉病的传播主要有3种,其一是种子传播,感染过赤霉病的地块,不能再留种,病菌会在种子中生存,当带病的种子再次播种后,就会继续出现赤霉病 。
【小麦的赤霉病是怎么造成的,该如何有效的预防?】其二是田间患病的残株,比如该地块已感染赤霉病,在小麦收获后,一些病残体掉落在田间,病菌就会在这些病残体上越夏,等到下茬作物播种后,会提供腐生生活的场所,随后小麦再播种后,继续危害 。
其三是路边的杂草,杂草也是赤霉病病菌藏匿的场所,在杂草中越冬、越夏,等到来年小麦播种后,随着风雨进行传播,危害小麦 。
小麦赤霉病的发病和外界因素关系很大,主要有以下5点:
1、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时,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发生赤霉病的几率大大增加,田间空气越湿润,小麦赤霉病越容易发病 。
2、排水不良的麦田,容易发生赤霉病,比如浇水之后或者遇到下雨天,田间排水较慢,这种情况下,不仅是赤霉病,其它病虫害的危害也会加大 。
3、播种过密的地块,发生赤霉病的几率也比较大,因为田间通风性、通光性减弱,小麦长势变弱,利于病虫害的繁殖生长 。
4、氮肥使用过多的地块,一方面导致旺长,另一方面其他元素过少,不利于小麦的正常生长,赤霉病发生的几率也会增加 。
5、地势比较洼的地块相比地势较高的地块,发生赤霉病的几率也会增加 。
以上5点是导致小麦赤霉病容易发生的因素,开头小帮手已说过,小麦赤霉病一旦发病后,基本上很难有好的药剂能够防治,所以提前预防非常重要 。
预防小麦赤霉病分农业预防和化学药剂预防,先说农业预防,主要有4点:
1、选择抗病性较强的种子,尽量不选择自己留种,如果要留,一定要记住发生赤霉病的地块不留种 。
2、在播种时,不要过早过晚,也不要过密过深,保证小麦安全出苗,先从根本上做好预防 。
3、水肥管理上,根据田间墒情和小麦的长势具体操作,尤其是水分管理,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时,千万不要过多,适量即可 。
4、针对已发生赤霉病的地块,为了保证以后小麦的生长,在收获时,一定要把病残体清理干净,挨着地块的杂草同样要清理出去,消灭病菌的栖身之地 。
小麦的赤霉病是怎么造成的,该如何有效的预防?

文章插图
以上4点是农业方面的预防措施,下面说化学药剂的预防办法:
目前来看,小麦赤霉病的预防药剂还是挺多的,以前,大家会选择多菌灵进行预防,但是,随着长时间的使用,抗性越来越大,多菌灵的预防效果慢慢降低,近些年来,开始使用一些复配药剂,比如咪鲜·甲硫灵、戊唑·咪鲜胺、甲硫·戊唑醇、氰烯·戊唑醇、戊唑·多菌灵等等,预防效果还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