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的历史 古代纺织业出现在什么时候

【纺织业的历史 古代纺织业出现在什么时候】

纺织业的历史 古代纺织业出现在什么时候

文章插图
夏代以后直到春秋战国,纺织生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
原料培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纺织组合工具经过长期改进演变成原始的缫车、纺车、织机等手工纺织机器 。
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
有一部分纺织品生产者逐渐专业化,因此,手艺日益精湛,缫、纺、织、染工艺逐步配套 。
纺织品则大量成为交易物品,有时甚至成为交换的媒介,起货币的作用 。
产品规格也逐步有了从粗陋到细致的标准 。
商、周两代,丝织技术突出发展 。
到春秋战国,丝织物已经十分精美 。
纺织业的历史 古代纺织业出现在什么时候

文章插图
多样化的织纹加上丰富的色彩,使丝织物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贵衣料 。
这是手工机器纺织从萌芽到形成的阶段 。
秦汉到清末,蚕丝一直作为中国的特产闻名于世 。
大宗纺织原料几经更迭:从汉到唐,葛逐步为麻所取代;宋至明,麻又为棉所取代 。
这个时期里,手工纺织机器逐步发展提高,出现了多种形式:如缫车、纺车由手摇单锭式发展到多种复锭(每台3~5锭)脚踏式;织机形成了素机和花机两大类 。
花机又发展出多综多蹑(踏板)和束综(经线个别牵吊)两种型式 。
宋代以后纺车出现适应集体化作坊生产的多锭式 。
在部分地区,还出现利用自然动力的“水转大纺车” 。
纺、织、染、整工艺日趋成熟 。
纺织业的历史 古代纺织业出现在什么时候

文章插图
织品花色繁多,现在所知的主要织物组织(平纹、斜纹和缎纹)到宋代已经全部出现 。
丝织物不但一直保持高档品的地位,而且还不断出现以供观赏为主的工艺美术织品 。
元、明两代,棉纺织技术发展迅速,人民日常衣着由麻布逐步改用棉布 。
这是手工机器纺织的发展阶段 。
18世纪后半叶,西欧在手工纺织的基础上发展了动力机器纺织,逐步形成了集体化大生产的纺织工厂体系,并且推广到了其他行业,使社会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 。
西欧国家把机器生产的“洋纱”、“洋布”大量倾销到中国来,猛烈地冲击了中国手工纺织业 。
中国在鸦片战争失败后,从1870年开始引进欧洲纺织技术,开办近代大型纺织工厂,从此形成了少数大城市集中性纺织大生产和广大农村中分散性手工机器纺织生产长期并存的局面 。
但是工厂化纺织生产发展缓慢,截至1949年,占主导地位的棉纺织生产规模还只有500万锭左右 。
这是大工业化纺织的形成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