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植冻菌,求全过程

怎样种植冻菌,求全过程
冻菌是俗称,学名叫做元蘑 。现在介绍有关技术给你参考 。
一、概述
元蘑( )又称冻蘑、冬蘑、黄蘑,元蘑塑料袋人工栽培生物转化率为90—120%,元蘑是东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据报道该菌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因此代料栽培元蘑对于提高农业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的身体健康和食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
二、形态特征
元蘑在野生条件下呈覆瓦状,叠生在榆树、椴树、桦树等阔叶树上,菌盖呈半球型或扇型,表面黄绿色,湿度大时有粘液,靠近基部有短绒毛,边缘平滑,菌肉白色厚、实,菌褶稍密,白色至浅黄色,宽延生,菌柄侧生,很短或无,孢子印呈白色,孢子小,腊肠形,4.5-5.5×1-1.6um,无色光滑,囊状体梭形,中部膨大29-45×10-15μm 。
1、营养特性及生态条件
元蘑是一种木腐性菌类,在自然界中,多生长在枯死的倒木、枯枝上 。木质化的组织是其重要的营养来源,在椴木上较多发生 。元蘑能有效地分解木糖、葡萄糖和蔗糖,利用1%的豆粉及30%木屑浸汁作为氮源及生长因子,菌丝的生长良好 。
2、温度条件
元蘑属典型的低温型食用菌,菌丝在10~30℃,均可生长,但以22~25℃条件下生长最好,温度过高菌丝体宜变黄,影响出菇,出菇期间3—22℃之间均可生长 。以8—16℃最为适宜,元蘑属于稳温结实性菌类,温差**对元蘑的出菇没有促进作用 。温度过高宜使形成的实体色泽变黄,菌肉疏松 。
3、水 分
元蘑在野生状态下,基质含水率往往在70%以上,故而极宜使长成的菇体脱皮,实践证明元蘑出菇期间基质含水率在50—70之间均可生长,但以65—70%最为适宜,空气相对湿度在菌丝体生长期间与大多数食用菌没有区别,但在出菇期间则需要充分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85—95%之间最为适宜 。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则不易产生子实体,形成的子实体也极易痿蔫 。
4、空 气
元蘑属于好气性真菌,营养生长期间有充分的氧,有利于菌丝体的快速生长,反之则生长速度缓慢,在生理生长期间如果通风不良则菌丝易痿缩,不能分化子实体,尤其是在温度高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情况下,菌丝体即会死亡,并形成褐色斑点,直至腐烂,元蘑子实体生长期间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才能确保子实体的形成 。
5、光 照
元蘑在菌丝体生长期间不需要光照 。否则容易形成菌被影响出菇,在出菇期间则需要一定的散射光,方能促进元蘑的分化和菌盖的形成 。
6、PH值
元蘑对PH值的适应范围较宽,在3.5—9.0之间,均可生长但以PH5.0为最适宜,但在人工栽培时往往要使基质PH值略高些,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杂菌滋生,且不会太影响菌丝体的正常生长 。
三、栽培方法
元蘑的人工栽培没有成熟的经验报道,没有专业的书籍进行过详实的介绍,我们经过十几年的经验摸索参阅一些相关的技术资料,并结合我们的实践,形成了以下技术措施 。
1、备料:元蘑的人工栽培与其它食用菌相比较,栽培工艺可谓简单易行,只需要有充分的杂木屑,玉米芯作为基本培养基即可用于生产,我们掌握的基本配方为
(1)木屑80kg,稻糠25 kg,黄豆粉2kg,石膏1kg,过磷酸钙1kg,玉米粉5kg,石灰0.5kg,水份60%,PH值自然 。
(2)玉米芯85kg,稻糠20kg,黄豆粉1.5kg,石膏1kg,过磷酸钙1kg,玉米粉3kg,石灰0.5kg 。水份65%,PH值自然 。
2、拌料:装袋 以上配方任选一个,按量称取各原料,除过磷酸钙以外,其余均干拌均匀,将过磷酸钙用适量水溶解后浇泼于拌好的培养料当中,直至加足水份,并适当闷料30分钟—1小时,然后即可装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