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轮椅,哪里有了共享轮椅?

人工智能 轮椅可以受大脑控制吗?

智能轮椅,哪里有了共享轮椅?

文章插图
知识点:新型轮椅,可以实现大脑信息和人工智能设备的互通,从而让肢体瘫痪的人们行动更自如 。
用大脑控制的轮椅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大脑由神经元组成,当人脑产生意念活动时,相关神经元会依次放电,当这种电荷到达头皮后,可被事先贴在头部的电极及解析装置转化为脑电波 。因此,研究人员很早就实验成功,通过扫描人的脑电波来了解意图从而控制轮椅的移动,同时轮椅上的激光传感器能起到防止撞到障碍物的作用 。但研究从未止息,越来越多的科研者们发明了更人性化的新型轮椅,实现了更多突破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轮椅,可以实现大脑信息和人工智能设备的互通,从而让肢体瘫痪的人们行动更自如 。使用者在头部带上一顶装有电极的帽子,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指挥轮椅的行动 。这顶帽子可以发送信号给轮椅,轮椅就会执行大脑的命令,比如想象一下移动右臂就是往右行动,移动左臂就是往左行动 。
除此之外,新型轮椅还可以通过摄像头和图像处理软件识别障碍物,但它不会像之前那样碰到障碍物后停下来,而是控制轮椅躲开障碍物,然后继续前进 。更人性化的是,这个系统还可以识别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的对象,从而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例如遇到石头会绕开,遇到桌子或者熟人则会自动靠近等等 。
日本金?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发明了更进一步的技术??使用者想去什么地方(轮椅可到达的地方),自动轮椅就能带你去 。这项新技术相当于通过脑电波给自动轮椅设定一个导航目的地后,轮椅就能自动避开障碍物移动到使用者头脑中“想”要去的地方 。
这个脑电波感应装置应用了名为“深层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 。首先内设了特定设施内的地图和多个目的地,每个目的地有对应的数字,头戴脑电波感应装置的使用者想去哪儿,头脑中只要“想”那个数字,脑电波感应装置就能读取对应数字,电脑程序就能让轮椅避开障碍物抵达目的地 。也就是说,当使用者要去一个地方的时候,不需要大脑不断发出指令,而是在出发的时候“想”好目的地,剩下的就交给轮椅好了 。
对于行动不便的人而言,能够拥有这样一台用思想驱动的轮椅实在是太方便了 。
作者:蝌蚪君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哪里有了共享轮椅?【智能轮椅,哪里有了共享轮椅?】
智能轮椅,哪里有了共享轮椅?

文章插图
共享轮椅在杭州现身,支付宝微信扫码1小时内免费 。
目前下面这些医院都已经开通了共享轮椅的服务 。医院定期会对“共享轮椅”进行消毒 。
杭州市一医院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医疗街投放了8辆共享智能轮椅,患者或家属只需用手机支付宝扫一扫旁边的二维码,按照步骤免押金借用,每天免费使用1个小时 。超过1小时按3元/0.5小时收费,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每日封顶30元 。
杭州市三医院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门诊一楼西湖大道入口、住院部2号楼1楼急诊入口、住院部3号楼1楼电梯旁分别设置了三个共享轮椅投放点,共计投放轮椅12辆 。需要租用的患者或家属,只需要先打开手机蓝牙、数据功能,然后用支付宝扫一扫共享轮椅旁的二维码,按照步骤缴纳押金即可租借轮椅(支付宝芝麻信用超过600免押金),1小时内免费,1小时后按3元/小时收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