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元稹:为升官抛弃情人耽误李贺一生

在唐代,元稹和白居易齐名,以至于“元白”的称号一直流传至今 。
不过,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元稹就把自己的名声给搞臭了,以至于人人侧目 。
网络配图
不择手段,为升官弃情人
元稹虽然早早就诗名在外,但他最出名的事迹,还是提供了崔莺莺这一家喻户晓人物的原型 。
元代王实甫就是以元稹的《会真记》为蓝本,写出了现在广为流传的《西厢记》,可能是为了提高发行量,王实甫鼓捣了一个大团圆结局,而实际情形并不是那么回事 。
《会真记》差不多就是元稹的亲身经历,元稹23岁那年,偶遇他的亲戚崔莺莺一家,元稹死皮赖脸地骗取了17岁少女崔莺莺的纯真感情,丫头红娘在这段孽缘中起到了婚姻介绍‘所起不到的关键作用,这是妇孺皆知的一段情节 。
往后的事情和《西厢记》就大相径庭了 。崔莺莺的老娘发现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也只好认栽 。这时元稹人长安应试,虽然落榜却得到了长安“市长”韦夏卿的赏识,没几天就娶了韦夏卿的女儿 。
韦夏卿不仅是地位显赫的三品大员,韦姓更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权贵显要遍于朝廷 。对于元稹这样的穷小子,做阔人家的女婿是向上爬的一个捷径 。从元稹以后的一贯风格就知道,利用裙带关系追求飞黄腾达对他来说完全不算一回事儿 。崔莺莺就成了这小子贪婪欲望的牺牲品,论起来,元稹还是陈世美的老前辈 。
【小人元稹:为升官抛弃情人耽误李贺一生】始乱终弃还不是这个故事里最恶心的部分 。元稹对崔莺莺并非毫无留恋,然而在长安想起崔莺莺的时候,他想到的是,自己不在,崔莺莺很可能被别人占有了,并且为此妒火中烧 。元稹还自我庆幸,幸好自己在他人之前占有了崔莺莺,起码抢了一个先 。难怪清代评论家送了他一顶“小人”的桂冠,以志表彰 。不过,有了这样的念头,居然还敢堂而皇之地写下来,元稹好歹可以算是个“磊落小人”了 。
或许是唐人开放的作风使然,或许是文人的通病,元稹把这段艳史写成《会真记》到处吹嘘,以此为荣,很有些沾沾自喜的劲头 。而且他还为自己辩护说,凡是崔莺莺这样的天生尤物,早晚不害自己就害别人,我元某人的德行不足以娶这样的女子,所以只好忍痛割爱啦 。
倡廉反腐,却受权贵欺辱
谁都有过年轻向上的岁月,元稹早年也曾经意气风发过 。左拾遗是唐朝的谏官,可巧的是,像杜甫等不少著名诗人都当过这个看上去可有可无的官,而且都在这个职位上倒了霉 。可见文人往往拿鸡毛当令箭,元稹在当时也犯了同样的毛病 。从上任开始,他就接二连三地批评朝政,,一直搞到宰相大人心情非常不愉快,把他打了 。
网络配图
然而,元稹还不服气,不久后他担任纪检干部,抓住剑南东川节度使的腐败问题一查到底,一口气掀翻了七个地市级干部 。此案轰动一时,元稹本人也大出风头 。可是谁没几个哥们儿啊,这下元稹开罪了一堆掌权官僚,为以后的倒霉
元稹正在兴头上,再接再厉地又在山西查处了一件腐败大案,又有一串干部因此落马 。此后没多久他就被调离了原部门,这本是个小小警告,是让他少管闲事的意思 。但在一年间,元稹先后揭发办理了十几件大案要案,反腐倡廉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好像没想过很多人会为此感到奇怪 。
但很快元稹就开始倒霉了 。他在回长安的路上投宿宾馆,半夜,著名实权派公公仇士良也大驾光临 。仇士良一看,总统套房被元稹占了,就让他识相点把房间让出来 。说让就让也太没面子了,元稹自然没肯答应 。一来二去地叫起了板,仇士良是牛惯了的,脾气好不到哪儿去,言语不合动手就打,元稹顿时吃了亏,脸上还挂了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