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技术用什么激?

养虾下应激雨前好还是雨中
每年雨季都是对虾养殖户最头疼的时候,倒藻、应激、疾病、泛底等问题都是雨季易发的状况,养殖操作稍有不慎,将会损失惨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管是否会发生连续性暴雨,我们都要未雨绸缪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因此,在这里总结一下相关针对大雨的前后预防知识,供大家参考 。
防雨
一、大雨带来的改变
(一)肯定会带来的改变
1、水温发生变化
暴雨的温度肯定比养殖池水的温度要低,而雨水与池水的混合首先发生在上表层,会导致表层水温度的急变 。而对虾属于变温低等无脊椎动物,过于激烈的外界温度变化,势必会引起其应激,这种应激的传导,会导致对虾消化功能及免疫功能的降低,前者会出现空胃、空肠甚至肝脏出现病变;后者则导致对虾抗病力差,易发病 。
雨季将临,养虾注意“三防”
2、水层交换更加困难
如果没有外界人力的干扰,暴雨会增加水层交换的困难,主要是雨水基本为纯淡水,其会降低塘水表层水的密度,降低水层交换的可能 。这样会导致溶氧含量低的底层水难以交换到表层水面,而溶氧含量高的表层水难以交换到底层 。而且雨季阳光少、浮游藻类光合作用差、池底溶解氧不足等,容易引起养殖水体底层溶解氧含量低于3 毫克/升,而不能满足对虾的需要,也易引起对虾浮头或虾病发生 。
雨季将临,养虾注意“三防”
3、PH值下降
一般雨水是纯淡水,其pH值在7.0 左右,如果是酸雨,其pH 值更低 。另外雨后**水位会增高,**水往往酸性较强,它渗透入虾池后,使虾池的pH 值及水质发生激烈变化 。如果水体中藻类再出现不正常死亡,有时pH 值会降低达到7.3 左右,而对虾肯定不能立即适应,在此种情况下,对虾极易发病 。
4、盐度降低
如果是半咸水或海水养殖,在水体不大的情况下,大雨后,淡水冲入养殖塘往往会引起养殖水体盐度的变化过大,对虾体内外渗透压短时间内发生较大改变,对虾不能适应,也易发病 。
(二)可能带来的改变
1、藻类有可能会死亡
如果多阴雨,光照强度偏弱,藻类生长受抑制,并且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大雨出现,水质因素急剧改变,完全有可能引起藻类死亡,发生转水现象,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严重者甚至有可能导致生态体系的崩溃,因为藻类是溶氧的主要提供者,是水体营养因子转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
雨季将临,养虾注意“三防”
2、氨态氮与**酸盐
由于雨后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较低,养殖水体中的有机质无法正常进行**分解,会产生更多的氨态氮、**酸盐等有毒物质,且氨态氮、**酸盐的毒性较强,当其含量超标也会引起对虾发病 。
【对虾养殖技术用什么激?】对虾养殖技术用什么激?
(1)在环境(水温、盐度、光照、溶氧、藻相)突变、暴风雨前后、对虾受惊吓、捕捞前后,要及时投放抗应激剂,增强对虾抗应激力 。(2)使用消毒剂前投放抗应激剂,增强对虾抗应激力;使用消毒剂后投放解毒剂,消除水体中可能残存的消毒剂 。(3)定期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理水质,避免浮游微藻大量死亡及水质恶化 。(4)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增强对虾体质,提高抗应激能力 。
南美白对虾应激药品是先泼后泼?

对虾养殖技术用什么激?

文章插图

对虾养殖技术用什么激?

文章插图
对虾应激常见的症状:1、虾体变红,尾扇变红(又称为红体),2、急剧减料甚至不吃料,沿池边浮游3、极易受惊跳塘4、易出现黄鳃、黑腮、断须现象其次,对虾应激的常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