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奇人东方朔:经常把汉武帝逗得开怀大笑

西汉奇人东方朔在历史上以诙谐滑稽闻名,因生前无所不晓,射覆百发百中,使人觉得他颇有仙气 。死后其事迹越传越神,民间将许多神迹依附在他身上,不少神话故事都以他为主角,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东方朔偷桃”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方朔常让武帝开怀我国民间诸神中有不少神灵在古代都实有其人,东方朔就是其中一位 。他本是西汉武帝时的侍臣,当过侍郎、太中大夫 。他性格诙谐,滑稽多智,经常把不苟言笑的汉武帝逗得开怀大笑 。又擅长射覆(猜测覆盖之物)、猜谜语,每猜必中,生前已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死后其事迹越传越神,民间不少神话、故事皆以他为主角,甚至称他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而道教也顺应民意把他封为神仙 。
历史上真实的东方朔,是《史记》、《汉书》所记载的东方朔 。《史记》把他列入《滑稽列传》,《汉书》则专门为他立传 。司马迁、班固笔下的东方朔,身材魁梧,相貌英俊,博学多才,下笔千言,出口成章,机智敏捷,滑稽诙谐,不拘小节 。同时,他的性格还具有两面性,虽然善于观颜察色,逗人开心,但不卑不亢,对上不阿谀奉承,对下不阴谋害人 。常在武帝面前直言切谏,纠正皇帝一些过失,并以辞赋谏武帝戒奢侈,临死前还劝武帝“远巧佞,退谗言”,令武帝大感意外,对左右说,没想到东方朔居然也能说出这么严肃的话来 。
东方朔借故恐吓侏儒得见武帝身材魁梧的东方朔究竟有多高?他在第一次上书汉武帝时曾作过自我介绍:“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 。”九尺三寸是什么概念?西汉时的尺制,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231米,如东方朔所言属实,则他的身高是2.148米 。这个高度,不仅在古代人群中有如鹤立鸡群,即便是现在,也没几个人比他高 。“目若悬珠”是形容目光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 。“齿若编贝”是形容牙齿洁白,像编排整齐的贝壳 。如此高大英俊的东方朔,在当时的男人眼中是巨人,在女人眼中是男神 。
东方朔不仅外貌出众,其才学也颇为惊人 。《史记》说他以好读古书、精通经术闻名,而且“多所博览外家之语”,喜欢读诸子百家之书 。他在自我介绍中说:“年十三学书,三冬(三年)文史足用 。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 。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指挥军队进退之法),亦诵二十二万言 。”东方朔自称19岁就能背诵44万字的经典和兵书,可见其记忆力超凡 。他第一次上书时,写满了3000多块竹简,公车令叫两个人把它抬给武帝,才刚刚抬得动 。武帝在宫中读他的上书,一直用了两个月才读完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武帝求才若渴,虽然东方朔的自荐书“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但武帝仍然认为他是可用之才,便命令他在公车署等待朝廷录用 。由于公车署给他的俸禄微薄,和那些给汉武帝驾马车的侏儒待遇一样,又迟迟未能得到汉武帝的召见,东方朔憋了一肚子气 。为了尽快面见皇上,东方朔心生一计 。他故意吓唬那些侏儒:“上(皇上)以若曹(你们)无益于县官(国家),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侏儒们大惊失色,十分恐惧,跪求东方朔给他们想想办法 。东方朔说:“上即过,叩头请罪 。”于是众侏儒见到汉武帝便哭着求饶 。汉武帝问明原委,知道是东方朔在背后捣鬼,便立即召来东方朔责问 。
武帝问:“何恐侏儒为?”东方朔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回答说:“臣朔生亦言,死亦言 。侏儒长三尺余,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 。臣朔长九尺余,亦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 。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 。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 。”武帝听后捧腹大笑,于是命令他在金马门待诏,后来任命他为郎官,陪伴皇帝左右 。当时汉武帝尚年轻,爱游玩打猎,欲修建上林苑,东方朔上书进谏,武帝虽没接纳他的意见,但觉得他一心为国,便封他为太中大夫,加给事中之衔,并赏黄金百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