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历史上一代代明君英主都头痛的权力继承问题

河南灵宝有过一座高台,名曰 “归来望思台”,它是汉武帝下令修筑的 。晚年的汉武帝常站在这个台上老泪纵横呼号、思念他的儿子 。汉武帝年近而立时,他心爱的卫子夫为他生了第一个儿子刘据,汉武帝欣喜异常,卫子夫因此成为皇后,这位嫡长子年仅7岁就名正言顺地被立为太子 。
幸运而又不幸的是,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长寿皇帝,在位时间更长达54年,曾经心爱的卫子夫也逐渐年老色衰,汉武帝却从没有断绝新宠 。卫子夫即使贵为皇后,也不能经常见到皇帝 。太子的舅舅、大将军卫青去世后,太子失去了政治上的坚强后盾 。随着太子成年,父子俩也产生了政见分歧 。汉武帝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四处游历,再加上征伐不断,民力愈加疲惫,国家财政也濒临崩溃,太子对此很不满意,与父亲发生了多次争论,父子间日渐生疏,芥蒂渐生 。年过六旬的汉武帝又宠爱上了一位年仅十几岁的少女,并且生了一个儿子;晚年得子的汉武帝对这个名叫弗陵的小儿子宠爱异常,甚至将他母亲的居所命名为“尧母门” 。尧是上古的圣王,太子因此忧虑日重,是不是父亲要废他改立小儿子?
废立太子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政治投机,自然有一些风险投资家在观望形势,江充就是其中一位,由于他和太子有过矛盾,担心太子继位后会处罚他,因此废除太子他将是一个受益者 。机会来了,晚年的汉武帝一心想长生不死,同时又特别担心被人谋害,自我封闭,深居简出,与太子、大臣的联系只通过江充之流地位低下但大权在握的宠臣进行 。江充诬陷太子和皇后利用“巫蛊”术诅咒谋害皇帝,疾病缠身的汉武帝竟然轻信,命令江充调查,太子忍无可忍杀了江充,又被宦官诬告为谋反,只得武力相向,最终被逼出逃自杀 。事后汉武帝了解了事情的真相,追悔莫及,在太子自杀地修建了“归来望思台” 。
时间过去了1700多年,北中国的一个夜晚,一顶大帐篷中,一位老人痛哭流涕地捧着一纸文书宣读,他的周围环跪着一群人 。这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康熙,正在宣读废太子诏,读完后他立即晕倒在地,接下来的六天六夜里他痛苦得无法入眠,随即中风,导致右半身瘫痪 。三十多年的培养和期望废于一旦,而此时的康熙已经步入晚年,皇位继承的问题迫在眉睫 。
太子胤礽是康熙的嫡长子,皇后赫舍里氏因他难产而死,因此康熙对他特别钟爱,刚满周岁就被立为太子 。康熙帝每天亲自为幼小的太子讲授“四书”、“五经”,然后又传授治国之道,带他外出视察,体察民情 。皇太子6岁(虚岁)正式入学,康熙延请多位名儒担任老师,他也没有让父亲失望,先天聪颖,进步显著:“通满、汉文字,娴骑射,从上行幸,赓咏斐然” 。康熙几次出征或外出时,让太子镇守京师,全权处理政务,获得臣工上下交口称赞,康熙也“不胜喜悦”,夸奖太子“办理政务,如泰山之固,故朕在边外,心意舒畅,事无烦扰,多日优闲”,而且认为太子非常诚恳、孝顺,再加上太子一表人才,康熙非常喜爱满意,认为江山托付有人,对他寄予了最大的希望 。
康熙同样是一位长寿皇帝,在位时间更是创造了中国之最,长达62年,而胤礽已经由幼儿而少年,由少年而青年,由青年而中年,足足做了30多年的太子,以致他自己也抱怨:从古至今哪有40年的太子?也许是因为当太子的时间太长,加上康熙过分的宠爱骄纵,没有制约的太子无法无天,经常索要臣下财物,截留贡品,殴打贵族、大臣,甚至恣意杀人 。更让康熙心寒的是,太子在父亲、兄弟生病时表现出来的漠不关心,这让幼年父母双亡而非常重视亲情的康熙极度不满,但康熙将这种不满隐忍了20年,用最大的耐心包容太子 。在此过程中,太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太子党,以当朝大学士索额图为首 。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太子党将未来押在太子身上也很正常,可以获得未来丰厚的回报 。在太子党的要求和康熙的纵容下,太子的待遇与皇帝一样,权力也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到了皇权 。康熙四十七年皇帝出巡,太子在夜间多次靠近康熙的帐篷窥视,一直担心自己被谋杀、皇位被篡夺的康熙终于忍无可忍,当众宣布废除太子并将其软禁 。在康熙余下的岁月中,他被皇位继承问题困扰、折磨,随后经历了太子废而复立,立而复废,诸皇子结党争夺皇位,他一直担心自己会被儿子们谋害,英雄一世的老皇帝被儿子们拖入了痛苦、绝望的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