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佐曹操二十年的干臣荀彧究竟为何要自杀?

核心提示:可见荀彧首先考虑的是存汉之本,顺民“怀汉之思”,防天下之逆节 。所以范哗认为他并非“因乱假义”,“以就违正之谋” 。此举也为裴松之所盛赞:“苍生蒙舟航之接,刘宗延二纪之祚,岂非荀生之本图,仁恕之远致乎?”在称赞荀彧有功于“苍生”之外 。裴松之外,裴特别强调了是荀彧使汉祚延长了二纪,并认为这是荀彧之“本图”,是“仁恕” 。
网络配图
与荀彧立身行事相近的还有沮授 。袁绍初兴,沮授即劝他“西迎大驾,即宫邺都”为奋斗目标,其后又力劝袁绍迎汉献帝,认为“今迎朝廷,于义为得,于时为宜” 。
可见,荀彧出仕割据群雄,选择迂回曲折的途径来达成“匡佐”的目的,这绝非是其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与汉末乱世时士大夫的普遍动向相一致的 。正如范哗所言:“士虽以正立,亦以谋济 。”对于怀抱匡复之志的士人而言,这种权谋是“本于忠义之诚”的权谋,最终是要“归成于正”的 。
一、关于荀彧之死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被曹操誉为有“巍巍之勋”的荀彧离世 。关于他的死,袁宏《后汉纪》卷三十、陈寿《三国志》本传称其“以忧薨”,而裴注引《魏氏春秋》则记为“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范晔《后汉书·荀彧传》所载与《魏氏春秋》略同 。尽管诸史对荀彧之死的记载不一,然而不论是认为他死于“忧”抑彧是认为他死于“药”,均是将荀彧之死看作他反对曹操晋爵魏公、加九锡的必然后果 。荀彧自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背弃袁绍而投奔曹操,二十年间为曹操统一天下不遗余力,其兄弟子侄皆仕曹氏,又与曹操结为儿女亲家,可以说是曹操的核心成员,且深知曹操之为人,又何以在曹操即将走上人生顶峰、踌躇满志之时坚决反对,从而自陷于死地呢?
袁晔《献帝春秋》记载了荀彧死讯在吴、蜀的流传,从中可见时人对荀彧之死的看法 。兹引于下:
“(荀)彧卒于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荀)彧杀伏后,彧不从,故自杀 。(孙)权以露布于蜀,刘备闻之,曰:‘老贼不死,祸乱未已 。’”
袁晔为孙吴名士袁迪之孙 。据《三国志·陆瑁传》,袁迪与孙吴丞相陆逊之弟陆瑁相游处 。故可推知,袁晔所载荀彧死讯流传吴、蜀之事必有所本,应非杜撰 。《献帝春秋》一书亦见于《隋书·经籍志二》,与信史荀悦《汉纪》、袁宏《后汉纪》等同列 。从上引可知,寿春逃亡者误传了荀彧死因,可见其并非曹方高层 。但非高层者关注荀彧、并将荀彧之死当作忠于汉室(不肯杀献帝皇后伏后),可见荀彧在曹操统治区具有一种忠于汉室的形象 。误传的消息无疑为孙权方所接受,才会继而“露布于蜀” 。刘备之语亦表明他认可荀彧对汉室的忠心 。寿春逃亡者、孙权、刘备分别代表了割据的三方 。荀彧虽为曹操谋主,其忠心汉室的形象却得到三方的一致认同,并被认为这是荀彧之死的原因 。
我们还可从荀彧死后汉献帝的表现来佐证这种看法 。据《后汉书·荀彧传》载:“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讜乐,谥曰敬侯” 。祖日为祭祖神之日,应有識乐,然而汉献帝因荀彧之死而在最具神圣性的祭祀仪式上“废譙乐”,足见其对荀彧“哀惜”之情 。而且无论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均在荀彧死后表述 “明年,(曹)操遂为魏公云”,意在凸现荀彧给曹操晋爵魏公所带来的阻力 。只有荀彧死去,曹操才能如愿晋爵魏公 。
后世关于荀彧之死的论议,也大多承认荀彧忠心于汉室 。然而,令论者难解的是,荀彧既忠心于汉,又何必辅佐曹操,这岂非自相矛盾吗?这引发了历代论者长时间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