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的家族统治华夏大地将近2500年

看到标题,您是不是想起罗斯柴尔德家族暗中控制欧美两百多年命脉的阴谋论?今天我给大家说的某个家族统治中华2500年不仅不是见不得光,而且2200年前有人就把这事记录下来,传阅至今 。
被称为“人文初祖”的轩辕氏黄帝,就是这个家族统治华夏的第一代君主 。那您可能要说,学界普遍认为黄帝所处的时代大约是在公元前30世纪,而公元前21世纪就诞生了夏朝 。这不纯粹是信口开河,开涮先祖吗?您别着急,听我细细道来,我的分析完全按照《史记》等古书为依据,绝不添油加醋 。
奠定中华,肇造文明的黄帝死后,即位的是自己的孙子颛顼 。颛顼死后把帝位传给堂侄帝喾 。帝喾原本传位于儿子挚,但挚不善治国理政,因而帝喾同父异母的兄弟尧接替了他的位子 。尧在年老时,询问四方首领谁能继承大位 。尧说你们给我推荐好的继承人,我不看出身贵贱的,只要他能干又有好的作风 。四方首领一琢磨推荐了出身平民而德才兼备的大龄单身汉舜 。
舜母亲早逝,盲人父亲续了弦,继母生了一个弟弟叫象,象和继母还多次想害死他,所以说舜是成长在一个单亲少爱、相当不幸的环境 。司马迁用六个字形容舜的家庭成员:“父顽、母嚣、弟傲” 。可以说,舜看上去是一个完全不带主角光环的小人物 。尧可不在乎这些,先是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让舜先解决终生大事 。通过一系列的考验,尧最终把帝位禅让给舜 。
这一禅让,也让尧的功德簿上记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顺利跨入先古贤君队伍 。
有种说法是,尧禅位于舜是古代第一次禅让制的实行 。其实,禅让早已有之 。禅让分为两种,内禅和外禅 。内禅是指将帝位传给同姓人,外禅则是传给外姓 。内禅从颛顼时代就已经开始,从帝喾那里才开始有点“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意思 。舜的前半生曾经有很多并不光鲜的身份:大龄单身汉、小商贩、盲人的儿子……但是一个身份与生俱来,分量十足——他是颛顼之子穷蝉的五世孙,从穷蝉开始他们家都是平民不是官员 。颛顼是他的六世祖,黄帝是他的七世祖,尧也是他离得很远很远的重量级长辈 。谁能想到我们的曾经穷困潦倒的舜也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王孙!只不过这把小汤匙被好几代人含过,到他嘴里已经被磨损地几乎成了根牙签 。所以,尧禅位于舜,也是属于内禅 。尧的做法等于是没有像父亲一样继续“坏了规矩”,恢复了“祖制” 。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就很清楚了 。舜为了治理水患,大胆起用了鲧的儿子禹 。禹有治水功勋,又通治国之策,舜作为禅让制度的受益人自己也坚持了这个制度,禅位于禹 。那读者要问,这是属于内禅还是外禅?决定是哪种禅让方式要看前后君主之间是否有血缘关系,我们先来查查禹的户口:禹的父亲是鲧,鲧治水失败被尧流放也是挺惨的,当然主意是舜出的 。尧当时年老已经不理朝政,由舜摄政 。鲧为官可以说是无能,但他身份特殊,有一个相当给力的爸爸——颛顼,黄帝家族的第二位君王 。这样算下来,颛顼是禹的爷爷,黄帝是禹的高祖父(四世祖父) 。而且,别忘了舜的五世祖穷蝉也是颛顼的儿子 。舜和禹有一位共同的祖先,关系还比帝喾和尧更近 。两人的辈分算下来,舜还比禹小了好几辈 。尽管国号不同,从黄帝到舜、禹,最高统治者都是黄帝家的子孙 。
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并且走了一条与内禅制不同的“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王位世袭道路 。
人都有私心,都想把以权力、金钱为代表的至尊王位传给至亲 。内禅制度导致王位竟然要传给一个八竿子打不着,见面了都想嘀咕一句你谁啊你的所谓亲戚 。我想,把天下作为私产的王朝统治者们定然是不痛快的 。夏朝的帝王梦想把继任者们的挑选氛围缩小能保证最纯净的血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