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横扫亚洲为何不攻打印度

蒙古人西征100年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所建立的四大汗国四分五裂,一盘散沙 。14世纪末,成吉思汗的后裔帖木儿横空出世,重建起成吉思汗时期的大蒙古帝国 。他立志了却成吉思汗征服印度的心愿 。1398年12月,帖木儿部队在印度的德里附近又遇到了这种叫角端的怪兽……
网络配图
“汝主早还”迫使成吉思汗班师
成吉思汗为了追击扎兰丁一直攻到印度河北岸,但是事实上成吉思汗并未攻入印度境内 。进入印度境内的八剌率领的2万蒙古军沿途攻下一些城市,但盘查了几个月,一直找不到扎兰丁的踪迹 。当时耶律楚材婉言劝说成吉思汗放弃追击,从印度撤出 。
但是成吉思汗不但要继续追击扎兰丁,还要乘机攻下印度这块陆地 。这时传来哲别部队进军高加索山,战胜钦察援军,进兵阿罗思(俄罗斯)的好消息 。于是成吉思汗更加坚决地下令渡河南行,接应八剌,平定印度,尽快完成他的帝国大业 。
但为什么强大的蒙古骑兵未能踏入印度境内,很快撤军了呢?据《元史》和《耶律楚材传》记载,促使成吉思汗回马班师的原因与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了一种叫角端的怪兽有关 。当年成吉思汗的部队攻到印度河,遥见河水蒸气磅礴,日光迷蒙 。
将士们口干舌燥,纷纷下骑饮水,可是河水热度似沸,不能入口 。这时将士上下怨声不断,恨不得立刻驰归 。耶律楚材正想再次进谏,忽见河滨出现一大怪兽 。成吉思汗命令将士准备弯弓射杀,忽然听到响声,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还”四字 。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机对成吉思汗说这种瑞兽名叫角端,是上天派来儆告成吉思汗为了保全民命,尽早班师的!成吉思汗于是奉承天意,没有行进,回马班师 。八剌亦即日北归 。会师后,成吉思汗率军返回蒙古 。
网络配图
关于这段史实的记载有人认为是一个神话,但有历史学家认为,奇形怪兽是可能的,而且印度地方有些兽类蒙古人并未见过 。至于把怪兽的叫声说成是“汝主早还”的话,那是耶律楚材牵强附会,借怪兽的叫声规劝成吉思汗班师的手法 。
蒙古骑兵战无不胜的秘密
一个只有100多万人口、10多万军队的民族战胜了拥有几千万人口、数百万大军的金国、南宋、花剌子模和欧洲联军 。蒙古骑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秘密是什么?《黑鞑事略》记载,蒙古人“其骑射,则孩时绳束以板,络之马上,随母出入,三岁以索之鞍 。四五岁挟小弓、短矢 。”
蒙古骑兵长于闪电战,他们的行进速度惊人,一天能行进数百里,乃至上千里地 。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蒙古军的胜利 。马是蒙古人特有的资源优势 。马既是他们的生产资料又是他们的生活资料,既是他们的交通工具又是他们的作战工具 。蒙古军队“出入只饮马乳,或宰羊为粮
只要有供马匹和畜群食用的水草,蒙古人就可以自给 。即使一时缺乏马乳和羊肉,还可以射猎作为补充 。在作战中,蒙古骑兵就是依靠马匹和畜群来给养的 。这在后勤上大大减少了军队行进的辎重 。但蒙古骑兵也有两个大弱点 。
网络配图
一个是善骑好射、策马急袭的蒙古骑兵在江河湖泊面前显得毫无用武之地 。可是,这一点毕竟可以解决 。1220年,成吉思汗建立了水军 。在西征时,就有一个月内造船百艘,载蒙古骑兵渡过漠兰河的记载 。但是另一个弱点是蒙古骑兵解决不了的,生活在蒙古高地草原和西伯利亚干寒地带的蒙古人惧怕湿热,不耐高温 。这一点在攻占南亚、东南亚一带的战役中就显露无疑了 。
在众多的动物中,印度人对大象怀有特殊的感情,印度人称呼大象为“哈第” 。在印度人看来这种动物是力量、智慧和善良的象征 。经过驯象人的训练驾驭,大象成为了人们的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