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饲料该如何投喂?

鱼料的投喂方法?
1、在最适生长温度内,鱼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需要食物多 。若温度已接近鱼可承受的下限,鱼很少活动,则应减少投喂量 。
鱼饲料该如何投喂?
鱼是可以长时间不用喂的,但是要想鱼生活的好还是定量喂一些的好 。这个怎么喂得看你养的什么鱼了,一般来说一次投喂的饲料不要太多,最好一分钟内能吃完 。
养殖鱼的饲料投喂应注意什么?

鱼饲料该如何投喂?

文章插图
投喂是鱼类养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往往投喂技术不科学,即便是最好的饲料,也不一定得到应有的效果,鱼类生活在水中,所以投喂的饲料不仅容易散失,同时有的种类鱼摄食状况一般也不容易看见,这就给准确投饲带来一定的困难 。同时影响鱼类摄食的因素也较多,如温度、水质、溶氧等都可造成鱼类不上浮摄食,管理人员仍然按时投喂,就会败坏水质,结果造成了大量颗粒饲料浪费,大大提高了饵料系数,影响经济效益 。而人们又往往忽视投喂技术的重要性,为了得到好的饲养效果,降低养鱼成本,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投喂 。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谈谈以下几个问题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饲料颗粒的适口性训练鱼集中抢食,要求投入水中的饲料即被鱼吞食,减少饲料在水中停留的时间,避免水溶性营养物质损失,因此,要求颗粒饲料的粒径要与喂养的规格相适应 。颗粒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吞食效果,这样投喂的饲料利用率低,草鱼开口摄食口径大致与鲤鱼相仿,鱼类对摄食饲料颗粒大小和长短也是有偏好的,所以选择适合口径大小的颗粒饲料投喂是十分重要的 。在草鲤喂养中,10g以下的鱼苗鱼种,可选择0.2mm~0.5mm大小的颗粒10g~50g的鱼种,可选择2.5mm~3.5mm粒径,长度4mm~5mm的颗粒饲料 。
成鱼养殖过程中,根据个体大小可选择粒径4mm~6mm,长度为6mm~8mm饲料投喂 。二、水中的溶氧量水中溶氧量的高低,对鱼的摄食及摄食后消化吸收和鱼类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 。水中的溶氧量低,鱼类食欲差,易出现厌食,摄食后饲料消化吸收低,其生长就慢,而饵料系数就高,鱼类的营养物质代谢过程,必须有足够的氧气,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水中溶氧不足时必影响新陈代谢活动的进行,营养物质不能充分被利用,造成对饲料的浪费,养殖水质控制与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利用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投喂时应注意水中溶氧量和天气的变化 。一般天气正常,太阳出来2小时后,池塘水中的溶氧可达4mL/L以上,此时投喂效果最好 。如果持续几天阴天尽量少投喂或不投喂 。三、参考水温变化鱼类是一种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水温对鱼的摄食强度有很明显的影响,在适合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时,鱼的摄食温度就有明显增大,水温低时,鱼体代谢水平随之就下降,导致食欲减少,其生长就慢,主要养殖鱼类,生长适温为20℃~30℃,其代谢水平最高,摄食强度最大,鱼生长最快 。因此,投喂时除要考虑放养量外,还要参考水温变化 。四、日投喂量要适当只有采用科学的投喂技术,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随着渔业科技的进步,养殖效果好坏与投喂量是否适宜有密切关系 。不同鱼类,不同饲料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天气、水温,其日投饲量是不同的,在养殖的前、中、后各个时期,养殖过程中每隔一周应根据鱼的增重调整一次投喂量,投喂量以80%的鱼吃饱为宜 。放养量、放养的规格是已知的,应做为基础数据,根据饲养池塘水温和鱼的规格可由日投饵率表中查出日投饵率值 。日投饵量=池中鱼重量×日投饵率值 。当喂养一段时间后,池中鱼总重量的推算为:已投喂饲料总重量/饲料系数+放养量的投饲计算为:日投饲量=已投饲料总量/饲料系数=放养量×日投饵率 。五、投喂要定时定位池塘精养鱼经投喂训养后,对其投饲技术要求也高 。投喂的技术包括投饲量、投饲次数、场所、时间及投饲方法等,要采用投饵机,使饲料撒落均匀,分布面广,避免了因池塘鱼集中抢食,而混养的不同规格鱼,或体质弱的鱼吃不到或吃不饱的现象,在投喂时应坚持“四定”“三看”的原则 。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和(看天气、看水质、看鱼情) 。4~5月每天投喂3次,即早8点半、中午11点半、下午4点半 。6~8月份每天投喂4次,即早上9点、中午12点、下午3点和6点半每次投喂时为30~40分钟,池塘养殖投喂应掌握“两头少、中间多”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