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书生名将陆逊破刘胜曹赢关羽为何被孙权逼死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诗句,表达诗人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战争似乎与书生无关,但历史一次次的证明,书生也能成为一代名将 。之前编者独孤雁曾介绍过大破金兵三十万的南宋名臣虞允文,本文介绍另一位三国时期的书生名将,他就是陆逊 。
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出生于183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陆家是江东的四大士族(张朱顾陆)之一,陆逊自幼丧父,跟随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生活 。后来袁术与陆康不和,让部将孙策攻打庐江,陆康知道取胜无望,便将陆逊与亲属送回江东 。陆逊虽然辈分小,但他比陆康的儿子陆绩还年长几岁,于是他便承担起支撑门户的责任 。
网络配图
孙策病死,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他“招延俊秀,聘求名士”,21岁的陆逊应召,成为孙权手下的一员幕僚 。当时吴郡、会稽一带也有很多逃户 。陆逊将其中的精壮招募为部曲,其他则用于屯田 。对于那些不接受招抚的贼帅,陆逊进兵进讨,将其平定,此时陆逊手下已有二千余人 。
216年,陆逊率军与奋武将军贺齐平定鄱阳的贼帅尤突,斩首数千 。战后陆逊因功被封为定威将军,同时孙权为拉拢江东士族,将自己的侄女(孙策之女)嫁给了34岁的陆逊 。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孙权这位侄女的年龄,但陆逊只比孙权小1岁,比孙策小8岁,这是一场明显的政治婚姻 。
此后孙权对这位侄女婿更加器重,陆逊也竭忠报效,他先后平定山贼,讨伐山越,将山越迁徙到平原,编入户籍,种田纳赋,并从中挑选强壮者从军,得精兵万余,使东吴统治得以加强和巩固 。陆逊虽然才能卓越,但在当时并不为群雄所知 。
219年,关羽发起襄樊之战,擒于禁、斩庞德,乘胜围攻樊城,孙权决定趁机偷袭荆州 。为了掩人耳目,吕蒙称病返回建业,期间陆逊与他谈起荆州之事,吕蒙对他大加赞赏 。当孙权问谁可以在陆口指挥,吕蒙极力推荐陆逊,并说:“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 。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 。”孙权随即拜三十六岁的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 。
陆逊一到陆口,立即写信给关羽写信,对关羽大肆恭维,“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兹 。”关羽看信后,对书生出身的陆逊甚为轻视,完全丧失对东吴的警惕 。把用于提防东吴的军队调至前线,全力对付曹操 。
网络配图
陆逊见取荆州时机已经成熟,立即上报孙权,孙权即命吕蒙与陆逊同时分道攻取荆州 。十一月,陆逊率军直下荆州公安、南郡,被孙权任命为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 。随后陆逊与吕蒙迅速平定荆州,并堵死了关羽回川之路 。关羽被杀后,陆逊因前后斩获招纳蜀军数万人,孙权随即封他为右护军、镇西将军,镇抚荆州 。
221年(黄武元年),刘备欲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亲率数万大军东征 。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统率朱然、韩当、徐盛、潘璋、孙桓等五万人抵抗蜀军 。战役初期,陆逊主动后撤,诱敌深入,当蜀军师老兵疲后,陆逊发起夜袭 。也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所说的“火烧连营七百里”,史称夷陵之战 。
夷陵之战蜀军惨败,如果不是担任后卫的蜀将傅彤拼死血战,刘备恐怕也难以逃脱 。史书记载,蜀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 。刘备一生打过败仗,败给吕布,败给曹操,但没想到今日却败给了一个白面书生,他又气又恨,说道:“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