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富弼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名相富弼

富弼(1004年2月13日—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 。
庆历二年(1042年)出使辽国,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拒绝割地要求;次年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条上所拟河北守御十二策 。庆历五年(1045年)被排挤,出知郓州、青州(今山东益都) 。时河北大水,难民四处流亡 。富弼动员救灾,以地为食,募数万饥民为兵 。
至和二年(1055年)与文彦博同为宰相,后因母丧罢相 。宋英宗即位,召为枢密使,又因足疾解职,进封“郑国公” 。熙宁元年(1068年)入朝,宋神宗赵顼问他如何处理边事,富弼说:“陛下临御未久,当布德惠,愿二十年口不言兵 。”
富弼多次出使辽国,对西夏情形也十分关注,他认识到辽国“委实强盛”,西夏“日渐壮大”,与古代夷狄大不相同,已是中原文明的劲敌 。富弼利用自己对宋、辽、西夏三国关系的透彻了解,助宋朝撬开辽夏同盟,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下来 。
熙宁二年,再度复相,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又求退,出判亳州(今安徽亳县) 。拒不执行新政青苗法,声称“新法,臣所不知” 。后退居洛阳,仍继续请求废止“新法” 。
元丰六年(1083年)去世,享年八十,临终前上书神宗割地于西夏,已达到修兵息民 。谥号“文忠” 。
历史如何评价北宋名相富弼
总评
富弼少年笃于学,提笔能文,胸有大度 。弼为政清廉,好善嫉恶,历仕真、仁、英、神宗四朝,官居宰相;又性情至孝,恭俭好修,与人言必尽敬,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有礼 。
【北宋名相富弼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名相富弼】仁宗时,宋、辽关系又趋紧张,辽国屯兵北境,要求遣使谈判,划地与辽 。当时北宋朝臣上下因敌情叵测,无人敢担使者之任 。面对主忧臣辱,富弼挺身而出,两度出使辽国 。在谈判中,他从各方面陈述了双方的利害关系,不卑不亢,仁而有威,致使辽兴宗自知理亏,遂息兵宁事 。使南北之民数十年不见战事,天下称善 。
历代评价
范仲淹:“王佐才也 。”
穆休:“进士不足以尽子才,当以大科名世 。”
欧阳修:“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而不闻其有可罢之罪,自古小人谗害忠贤,其说不远 。”
叶清臣:“今辅翊之臣,抱忠义之深者,莫如富弼 。”
苏轼:“韩 、范 、富、 欧阳 ,此四人者,人杰也 。”
王十朋:“我太祖太宗,肇造我宋之家法者也 。真宗仁宗至于列圣,守我宋之家法者也 。先正大臣,若范质、赵普之徒,相与造我宋之家法者也 。在真宗时,有若李沆、王旦、寇凖 。在仁宗时,有若王曾、李迪、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之徒,相与守我宋之家法者也 。”
叶逋:“①故李沆、王旦在真宗时谨守资格,王曾、吕夷简、富弼、韩绮在仁宗、英宗时谨守资格······以谨守资格为贤,名重当世,······而李沆十数人者,以守资格得名,而其时亦以治称 。”“②守资格以用人,无若李沆、王旦、王曾、吕夷简、富弼、韩琦、司马光、吕公著之为相,然考其功效,验其人才,本朝以资格为用人之利也决矣 。”
脱脱:“国家当隆盛之时,其大臣必有耆艾之福,推其有余,足芘当世 。富弼再盟契丹,能使南北之民数十年不见兵革 。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文彦博立朝端重,顾盼有威,远人来朝,仰望风采,其德望固足以折冲御侮于千里之表矣 。至于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又皆享高寿于承平之秋 。至和以来,建是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 。熙、丰而降,弼、彦博相继衰老,憸人无忌,善类沦胥,而宋业衰矣!《书》曰:‘番番良士,膂力既愆,我尚有之 。’岂不信然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