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皇帝宇文泰用了什么办法镇压官员腐败问题

控制西魏政权的宇文泰集团和高欢集团同出自六镇 。在三国之中,西魏及其后宇文氏建立的北周是最弱的 。六镇之兵,高欢得其五,宇文氏仅拥一镇,南梁正朔相承,有文化优势 。
与其他两国一样,宇文集团首先要面对的也是吏治问题 。《周书》记载,当时有河北郡太守裴侠为官清正,百姓称颂他:“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一次群臣拜见宇文泰时,宇文泰把裴侠拉到一边,对群臣说:“裴侠清廉,为天下最,你们中间自认有和裴侠一样的,可以和他站在一起 。”群臣都低下了头,不敢吭声,于是宇文泰重赏裴侠 。这也说明当时官员清廉的很少,裴侠被称之为“独立君” 。
为了整治吏治,宇文泰将贪赃者放宽到满三十匹才处大辟死罪,这比《梁律》的满十匹处死和北魏北齐的“赃满一匹者死”都要宽松,但这是为了更好地执行法律 。他赫然公告:“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史书记载,北周“用法颇严”,一旦发现贪赃枉法的官吏,即给予惩治 。对于以前的贪官,北周还制定了“征备之法”,就是以前犯的事赦免,但只要有线索可以追查到的,一定要追查到底,记录在案,贪赃所得一定要追索回来 。诏书说,国库是天下人之公产,皇帝只不过是为天下人守财 。我能宽纵你们的罪行,但是人民的财产必须为他们追回 。
宇文泰还依仗苏绰创新制度 。苏绰是历史上少有的精通数学的政治奇才 。他为宇文泰起草《六条诏书》,要求各级官吏抑制贪污,廉洁节约,清心思虑,秉公处理政务,并建立文案程式,所办事项都要绩效勾检,确保落实 。所有收支都要黑笔记入,红笔记出,收支数据一目了然 。对于财政收支,每年登记户口、土地、赋税,统计出下年度的国家赋税收入,然后量入为出 。
对于这样的制度创造,注《资治通鉴》的胡三省感叹道:“世有为之主,必有能者出为之用;若谓天下无才,吾不信也 。”宇文泰要求所有的官员必须熟记《六条诏书》和记账之法 。
对于财政收支中的一些疑难,甄鸾编有《五曹算经》,给出计算公式,虽然今天看来不很精确,但有了统一的标准 。一切公开透明,监督也容易落到实处,极大压缩了贪腐的空间 。
宇文泰通过这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打造出一个强大的统治集团,被后世史家称之为“关陇集团”,成为北周、隋、唐的统治核心力量 。
对官吏的严格约束,也有了更多减轻人民负担的空间 。西魏北周进一步推行均田制,减轻赋役负担,国力蒸蒸日上 。最初是高欢强,宇文泰弱 。两国隔着黄河,最初每到冬天,宇文泰为防止高欢攻击,都要派士兵把边境上结冰的河流凿开 。几年后,攻守之势变化了,变成高欢派兵凿冰了 。再过几年,北齐腐败更甚,被北周一举歼灭 。
梁武帝之子梁元帝建立的荆州政权也被北周所灭 。代北周而起的隋唐,不仅统一中国,而且完善了籍账制度和法制制度,最终开创出被称为律令国家的盛唐时代 。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对这股起于北疆的政治集团能取得三国竞逐的最后胜利称羡不已:“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但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反腐的胜利 。
【西魏皇帝宇文泰用了什么办法镇压官员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