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一位写自荐书向汉武帝要官的奇人!

智圣东方朔焔故事:汉武帝即位初年,即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 。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 。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史记?滑稽列传》中这样记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 。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 。”也就是说,东方朔给汉武帝的上书,竟然用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扛得起,汉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
在这份篇幅之长可谓空前绝后的自我推荐书中,东方朔大言不惭地说:“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抚养长大成人 。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 。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 。十九岁学孙吴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 。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 。我钦佩子路的豪言 。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 。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贲,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 。我就是这样文武兼备、才貌双全的人,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
东方朔的这番个人简介,《史记》评之为“文辞不逊,高自称誉” 。但汉武帝还是被东方朔深深吸引,视之为奇才 。这次人才“海选”活动,汉武帝大浪淘沙地淘到两大宝贝:一个是董仲舒,另一个是东方朔 。不过,汉武帝虽然很喜欢东方朔,但对他的使用还是很有分寸的,毕竟这只是“高自称誉”的小打小闹,没有提出像样的治国之道 。比起董仲舒,东方朔当然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上 。
网络配图
汉武帝对董仲舒是连发三策,而对东方朔只给了一个待诏“公车”署(就是在“公车署”这个衙门里等待皇上的诏令,实际上就是一个下级顾问)的待遇 。比起同年级的董仲舒,东方朔地位低,待遇差,平常也难得一见汉武帝 。
东方朔刚刚待诏“公车”时非常兴奋 。可是,时间一长,东方朔觉得自己无权无利,跟天庭里的弼马温一样,不过是个摆设,东方朔下决心自己提拔自己!这时,正好有一班宫中乐人侏儒们从他身边经过,东方朔便声色俱厉地对他们说:皇上说你们一点用处也没有,准备把你们这些白吃白喝的人通通杀掉!侏儒们吓得号啕大哭,求他出手相救 。东方朔想了一想,说:假如皇上路过这里,你们就跪下来求饶,或许会有点作用 。过了一会儿,汉武帝从这儿路过,侏儒们齐刷刷、黑压压地跪了一大片,哭哭啼啼,高呼“皇上饶命” 。汉武帝莫名其妙 。侏儒们说:东方朔说皇上要把我们这些人全杀了!汉武帝一听,知道是东方朔捣鬼,便质问他:你把侏儒们吓得半死,到底为什么?
东方朔理直气壮地说:那些侏儒们不过三尺,俸禄却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 。我身高九尺三,俸禄也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 。他们吃得肚皮都要撑破,我却饿得前心贴后背 。如果陛下觉得我的口才还有用,就先让我吃饱饭 。要觉得咱没用,就让咱滚蛋,别糟蹋京城的粮食了 。汉武帝一听,乐不可支,立即让东方朔从“公车”待诏转到金马门待诏,这样,东方朔待遇提高了,和武帝接触的机会也明显多了 。这就是着名的东方朔“长安索米”的故事,很能代表东方朔滑稽的风格 。
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原羌次(今山东陵县神头镇)人 。西汉辞赋家 。《史记》和《汉书》中对东方朔都有记载 。他在武帝朝中,只做过侍郎、太中大夫一类的小官 。他的行为不羁,例如饭后把吃剩下来的肉拿去,弄脏衣服,以所赐钱帛娶少女,过了一年又娶他妇 。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面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 。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汉书?东方朔传》) 。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未予重用 。《史记?滑稽列传》、《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了他滑稽幽默、正言直谏、诙谐劝谕的独特风格 。由于坊间长久以来敬佩东方朔的人格,崇拜他渊博的学识,就把他誉为智圣,捧为岁星、桃仙子、滑稽大师、知识之星,后人推崇他为笑话、相声、谜语、占卜、俗文学的祖师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