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和戊戌变法

袁世凯和戊戌变法
关于袁世凯与戊戌变法之间的恩怨,更多的人倾向于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才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 。那么袁世凯和戊戌变法的失败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呢?袁世凯图片 在袁世凯的一生中,一共出现了两次重大危机,戊戌变法是他的第一次重大危机 。于是为了自身利益,袁世凯便跑去告密,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原谅的,也认为袁世凯和戊戌变法的失败脱离不了关系 。其实这一说法是有偏颇的,袁世凯和戊戌变法的失败并没有根本上的关系 。众所周知,戊戌变法具有不彻底性,其在实施过程中,严重的脱离了广大群众,并且主要依靠的是光绪皇帝,而光绪皇帝只是一个傀儡,真正的实权实际上掌握慈禧太后手中 。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在加上一群没有群众基础的人想要使得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那么关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和袁世凯告密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怎么定义,其实很简单,袁世凯告密并不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最多只是一个间接原因 。简单说就是袁世凯没有听从谭嗣同的建议,带兵围困慈禧太后,反而是向慈禧太后告密,出卖了维新派 。他的这一行为使得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矛盾升级,也就加快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步伐 。所以说袁世凯和戊戌变法之间的关系不过是袁世凯的告密加速了戊戌变法失败的进程而已 。戊戌变法顽固派介绍 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戊戌变法顽固派的阻挠,具体来说是因为戊戌变法的顽固派发动了戊戌政变直接导致戊戌变法以失败收场 。戊戌变法顽固派代表人物——慈禧太后图片 在戊戌变法过程中,清政府的内部一共分为两股势力,一部分是以光绪皇帝为代表的支持维新派变法的人士,另一部分则是以手握实权的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在戊戌变法时期,晚清政府面对西方的侵略势力,能做的只是被动挨打,然后割地赔款 。这使得一些有识之士非常心痛,他们忧国忧民,想要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为此他们开始寻求富强的出口 。维新派作为这群人中的佼佼者,将目光房放在了西方的制度和思想上,他们想要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 。与之相对的就是顽固派,维新派是少数人,而守旧派则是大多数人,因为维新派脱离群众,所以除了政府官员里的盲目守旧分子,大多数的国民才会真正的顽固派 。封建制度在中国传承了上千年,国人很难接受新事物,更何况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所以若要改革首先要改的便是国人的封建思想,但是维新派却忽略了这一点,缺乏民众基础的他们才会给戊戌变法顽固派可趁之机 。以慈禧为首的戊戌变法顽固派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并不考虑整个国家的命运,所以在戊戌变法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之后,他们便想要扼杀戊戌变法,这是中国的悲哀,也是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顽固派的悲哀 。戊戌变法的启示是什么 戊戌变法发生在清朝末年,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在这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尝试着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并且积极的推行了一些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 。虽然这场改良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戊戌变法的启示对于中国来说却是意义深远的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启示一:在戊戌变法这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中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主导了这一变法行动 。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缺乏必要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革命彻底性,只能是寄希望于改良,并且在这场运动中将成功的所有希望都寄托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将成功的砝码放在了袁世凯的身上,脱离了广大的群众,这是导致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告诉后来人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一定要依靠群众,而不是腐败的政府和官僚 。戊戌变法的启示二:当时中国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非常强大的,帝国主义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那样会损害他们的利益,而封建势力则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也不希望改革成功 。在当时的中国想要通过改良的方式获得改革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是帝国主义还是封建势力都会阻止改革的进行 。戊戌变法的启示三:当时的中国已经沦为了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想要使得中国强大起来,面临着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双重任务,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才能取得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