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有多少宫?北京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子

人们对于皇家宫殿的印象,最深刻的要数秦始皇营建阿房宫的广博 。就像《阿房宫赋》中所说的“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雄浑气势,震慑人心,以至于西楚霸王那一把三月不熄的大火,不知丛生了多少哀怨 。从此,宫殿就是广阔的代名词,就意味着无以丈量的土地,连绵不绝的走廊,错落有致的亭台,以及似乎永远也无法数清的“宫” 。无论宫殿有多大,都不可能数不清,那么,故宫里有多少“宫”呢?
提起紫禁城,人们就会想起数不尽的宫殿楼阁,走不完的回廊小径,但是,紫禁城再大,也不可能无法丈量,宫殿再多,也不可能统计不完 。
偌大的紫禁城,从建筑布局来看,大体可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中心建筑为三大殿,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供奉神祗以及宫眷生活的地方 。
明代时修建的外朝三大殿,分别是奉先殿、华盖殿和谨身殿 。但是,次年即遭焚毁,而后又重建,再遭火灾 。明嘉靖四十一(1562)年,三大殿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 。大清入主中原后,于顺治二(1645)年,将三大殿更定名称为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
太和殿在外朝三殿中最为重要,建筑面积最大,同时型制规格也最高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再后面是保和殿,三大殿都在南北贯穿的一条中轴线上 。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严格对称的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
以乾清门为界,与外朝相对的是内廷部分 。内廷的建筑布局与外朝一脉相承,严格的按照南北中轴贯穿 。主体建筑依次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
【故宫里有多少宫?北京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子】乾清官是内廷正殿,为明代皇帝的寝宫和平时处理政务的地方 。“乾清宫”之名得于《易经》的“乾,天也,故称乎父”和《道德经》的“天得一以清” 。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后,曾数次被焚毁,现在我们看到的乾清宫是清嘉庆年间建的 。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得名于《周易》 的“天地交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 。交泰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顺治十二(1655)年、康熙八(1669)年两次重修 。嘉庆年间乾清宫的失火,殃及此殿,后重建 。清二十五宝玺就贮藏在此殿,乾隆以后,此殿不再使用 。
坤宁宫在交泰殿之后,其名得于《易经》的“坤,地也,故称乎母”和《道德经》的“地得一以宁” 。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壁之意 。坤宁宫自明朝的永乐十八(1420)年建成以后,于正德九(1514)年、万历二十四(1596)年两次毁于火患,万历三十三(1605)年重建 。清代承袭明制,于顺治二(1645)年,对坤宁宫重新进行了修缮,顺治十二(1655)年,仿照盛京(今沈阳)清宁宫再次重修 。嘉庆年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后重修 。
中轴两侧各平行纵向建有6座宫阙,称为东西六宫,是皇帝的后妃们日常生活起居之所 。明初修建时,东六宫为长寿宫、长宁宫、永安宫、永宁宫、长阳宫和咸阳宫;嘉靖十四年(1535),改为延祺宫、景仁宫、永和宫、承乾宫、景阳宫和钟粹宫 。西六宫原为长乐宫、未央宫、万安宫、长春宫、寿昌宫和寿安宫;嘉靖十四年,改为毓德宫、启祥宫、翊坤-宫、永宁宫、储秀宫和咸福宫 。东西六宫占地3万多平方米,布局规整、严谨,各宫院之间南北走向有二条长街,俗称一长街、二长街 。东西走向的巷道纵横相连,巷口有巷门,街口有街门,井井有条,构成了12个相互独立的院落 。每座宫院占地2500平方米,呈正方形,四周都是高墙,布局为两进院的三合院形式,由前殿、后寝、东西配殿组成,墙高院深,门户森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