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艾灸效果最好

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保健养生 , 艾灸因其可行性强、疗效好 , 得到广大人群的青睐 。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 。艾灸任何季节都适宜 , 尤其是夏季得到自然界阳气的应和 , 艾灸保健的效果可显著提升 。艾灸可以温经散寒、行气通络 , 对于寒凝经脉的病症效果尤佳 。例如关节的冷痛、活动不利;女性痛经、月经延后;胃痛、腹泻、哮喘等 。
如何挑选艾灸工具
现存市面上有各种艾灸器材 , 以艾灸盒为例 , 分为单孔、双孔、六孔等 , 都配有绑带 , 可固定在身上 , 安全高效 , 适用于在身体的多个部位施灸 。对于关节、背部等不易固定的部位 , 也可轻松施灸 。
【夏季艾灸效果最好】艾条灸最为传统、直接 , 应当将点燃的艾条距离皮肤5厘米左右 , 将温度控制在皮肤感到温热但没有明显刺痛感 , 注意避免艾灰、火星掉落到皮肤或衣物上 。艾条灸不适用于背部等难以观察的部位 。隔物灸较为常见的为隔姜灸、隔蒜灸 , 所隔药饼可增强温经通络的效果 , 但操作较为复杂 , 建议由专业人员实施 。

夏季艾灸效果最好

文章插图
掌握好灸温和灸量
灸疗过程中最明显的感觉是热感 , 之后可能会有酸、麻、重、胀、热传导、蚁行感等感觉 , 这均为灸疗的正常反应 。艾灸时应经常用手判断肤温 , 避免随着艾灸时间的延长 , 皮肤对于温度的忍耐度增高、灵敏度下降 , 导致温度过热 , 出现灸疱、烫伤、皮肤发痒、色素沉着等皮肤症状 。
若皮肤起疱、过敏、外伤 , 则不应继续施灸 。一般水疱不必戳破 , 用洁净纱布覆盖并保持清洁干燥 , 避免活动时摩擦 , 大约1周便可自行消退 。若出现较大水疱或烧伤 , 则须前往医院由医生处理 。
在施灸过程中注意房间的通风及保暖 , 选用优质陈艾 , 以减少艾烟及其挥发物的含量 。艾灸不可过量 , 一般1周三次左右 , 一次不超过3个部位 , 每个部位20分钟即可 。尤其艾灸头部 , 更应注意施灸量 。因为头部肌肉薄弱且毛发丰厚 , 艾灸头面部穴位还易导致阳气过于上行 , 引起头晕、目眩等症状 。
艾灸后要注意什么
艾灸后应多喝温水 。有些人多次艾灸后可能出现口干、咽干、咽痛、牙龈肿痛、眼干、眼痒、流泪、鼻干、流涕、头晕等上火症状 , 以及失眠、嗜睡、泄泻、便秘、矢气等 。上述症状多较轻微 , 部分可能为灸疗起效的反应 , 一般不必处理 , 通常休息1~2天可自行缓解 。
哪些人不适宜艾灸
艾灸虽可治多种病症 , 但孕妇特别是孕早期禁止艾灸 。女性若月经量大 , 则应在月经前5天及经期停止艾灸 。
小儿为纯阳之体 , 若无病痛一般不灸 。对于肺气虚弱引起的咳嗽、哮喘;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纳差;中气虚弱引起的遗尿等可以适量施灸 , 但灸量宜轻 。
糖尿病患者艾灸时更需要注意 , 由于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等导致皮肤感觉不敏感 , 应适当降低艾灸温度 , 避免烫伤皮肤 。
值得注意的是 , 艾灸是养生保健方法中便于操作且副作用小的可靠方法 , 其灸量、灸材、灸法多有讲究 , 应循序渐进 , 以身体舒适为度 , 切不可急于求成 , 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