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入关后的两大暴行: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

清军入关杀了多少人?战争造成平民死伤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种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屠城,而其中又以清初的屠城事件最为著名 。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生民疾苦 。闯王李自成揭竿而起,于1644年农历3月攻陷北京,明朝覆亡 。谁知这时手握雄兵的守卫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投降了清军,几十万八旗铁骑尽踏中原 。清军入关,一遇抵抗,必“焚其庐舍”,“杀其人,取其物,令士卒各满所欲”,转战烧杀三十七载,使中国人口从明天启三年(1623年)的51650459人减至顺治十七年(1660年)的19087572人,净减三分之二 。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在几乎被杀绝之后才下令“封刀”,仅扬州一城,死者就多达80余万人 。
扬州十日
公元1645年5月(南明弘光元年四月),豫亲王多铎指挥的清军主力,围困南明督师史可法所守卫的扬州城 。四月十五日,清军围困扬州 。史可法正在扬州督师,固守孤城,急命各镇赴援,但各镇抗令拒不发兵 。清军乘机诱降,史可法严词拒绝 。清军主帅、豫王多铎先后五次致书,史可法都不启封缄 。二十四日,多铎命令清军不惜代价攻取扬州城的西北角 。清军在进攻的鼓声和炮声中蜂拥而上,每当一名清兵倒在箭下,另一个便补了上来 。很快,尸体越堆越高,一些清兵甚至不需要梯子就能爬上城墙 。清军攻城后,史可法率军民浴血而战,但是随着清兵越上越多,守城的南明将士也开始慌乱起来 。纷纷跳下城墙逃跑,这些人有的被摔死在城墙下,有的则在之后的巷战之中,死于乱军之中 。经过七天七夜的激战,扬州城被清军攻陷,军民逐巷奋战,大部分壮烈牺牲 。史可法自杀未遂,被清军俘虏,多铎劝他归降,史可法说:“我中国男儿,安肯苟活!城存我存,城亡我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遂英勇就义 。
扬州的城防崩溃后,扬州城居民只有听天由命了 。尽管当时大雨倾盆,但是一些居民忙着烧香,期望能通过这种主动的讨好,保住性命 。与此同时他们开始大量地隐藏金银财宝 。但是,这座古老的扬州城在腥风血雨中陷落之后,再次面临更大的劫难 。城陷不久,清军统帅多铎便以不听招降为名,下令屠城 。一时间几世繁华的烟花古巷变成了血流成河的屠宰场 。
清军入城之后便在那些投降的汉人带领下从一个富户进入另一个富户 。清兵们先是抢银子,后来就无所不掠了 。直到20日的白天,还没有人身伤害 。但是夜幕降临之后,人们听到了砸门声、鞭子抽人声和受伤人发出的号叫声 。那个夜晚火势蔓延开来,但有些地方的火被雨浇灭了 。到5月21日,一份告示保证说,如果藏起来的人能够出来自首的话就会得到赦免,于是许多藏在自己家里的人走了出来 。可他们走出来后却被分成50人或60人一堆,在三四个士兵的监督下,用绳子捆起来 。然后就开始用长矛一阵猛刺,当场把他们杀死,即使扑倒在地者也不能幸免 。时人王秀楚在他的《扬州十日记》中记载了当日的惨状:
一满兵提刀在前引导,一满兵横槊在后驱逐,一满兵居中在队伍的左右看管以防逃逸 。三满兵驱赶数十人如驱如犬羊,稍有不前,即加捶挞,或立即杀掉 。妇女们还被用长绳索系在脖子上,绳索拖挂,累累如贯珠,女人们由于小脚难行,不断跌倒,遍身泥土,一步一蹶 。此时街上但见满地都是被弃的婴儿,或遭马蹄践踏,或被人足所踩,肝脑涂地,泣声盈野 。路过一沟一池,只见里面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流入水中,化为五颜六色,池塘都被尸体填平了……街中尸体横陈,互相枕藉,天色昏暗无法分辨死者是谁 。在尸体堆中俯身呼叫,漠漠无人声应答 。远远地看到南面有数火炬蜂拥而来,我急忙躲避,沿着城墙而走 。城墙脚下尸体堆积如鱼鳞般密密麻麻,我几次被尸体绊倒,跌在尸堆上与尸体相触 。由于到处是尸体,无放脚之处,我只好趴下以手代步,一有风吹草动即趴在地上装做僵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