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的书法梦缘何破碎张居正得了便宜还卖乖

万历皇帝的书法梦:万历皇帝喜爱书法 。毕竟是一 国之君,挥毫写字,从来不把福禄寿之类的吉语嘉言放在首位,而是“讲政治”,讲道统 。1574年,万历皇帝十岁,一天,他在紫禁城文华殿读书,大学士申时行侍读 。根据张居正等人的安排,万历皇帝每天的课程有经书、书法、历史 。这三项,万历皇帝无不喜爱 。
上午,万历皇帝在文华殿苦读经书,中午,在文华殿用餐,下午,就是临帖的时间了 。由张居正亲自任命的书法老师,会把皇宫中收藏的名帖真迹摆在万历皇帝的面前,并亲眼看着万历皇帝一笔笔临习 。临到兴奋之处,万历皇帝就会“创作”一些字幅赐给身边的臣僚 。这一天,万历命宦官铺上佳纸,他提起斗笔,写下了“责难陈善”四个字,赐予申时行 。这四个径尺大字,如一柄木锤,击打着申时行的内心,他跪谢,受宠若惊 。“责难陈善”,意指先生能规劝自己的过失,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无疑,这是皇帝学生对臣子老师最高的奖赏了 。
有身份的人愿意以字示人,一方面是证实自己有才,一方面是表达自己对他人的评价和勉励 。万历皇帝赐予申时行的书法,这两层意思都有了 。
有身份的人以字示人,很容易成为习惯 。在文华殿读书、临帖的万历皇帝,对张居正也赐予一幅,张居正跪谢后,却锁起眉头 。张居正脸上的表情,万历皇帝自然不会在意,他依旧兴致勃勃地写字,分赐其他臣僚 。
【万历的书法梦缘何破碎张居正得了便宜还卖乖】试想,皇帝的字挂在家里,该有何等的象征意义,代代传承,经济价值不论,其政治影响是任何东西不能取代的 。万历皇帝万万没有想到,张居正得了便宜还卖乖,第二天张居正上书皇帝,对万历的书法之爱,进了自己的谏言 。他的意思是:一,书法是末流小技,既然皇帝的书法完全成熟,自然不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临帖写字了;二、皇帝以德行治天下,艺术之修为,毋需深厚,有必要的了解即可;三,艺术修为深厚的皇帝,历史评价都不高,比如汉成帝、粱元帝、陈后主、隋炀帝、宋徽宗、宋宁宗等人,可以称其为大音乐家、画家、书法家、诗人,可是,终因他们沉迷艺术,不修朝政,导致国败身亡 。
一句话,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
《神宗实录》里是否记载了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启奏的批阅,不得而知,不过,《神宗实录》记载的张居正谏言万历皇帝放弃对某些奢侈品的关注却是事实 。张居正说,皇帝乃为人主,所要关心的是天下臣民的衣食,那些珠玉文玩,饥不能食,寒不能衣,当然不值得皇帝的亲垂关注 。
从此后,不知道万历皇帝对珠玉文玩是否失去了兴趣,但,有一点是确凿无误的,1578年以后,万历皇帝的日课只有经史,书法一课削减掉了 。
万历皇帝是一位美男子,声音的磁性,一张一弛,颇具男人的魅力 。作为一名早熟的君主,万历皇帝在三、四岁的时候便开始了对经史的阅读 。他是皇帝,自然高高在上,然而,在他的眼睛里,业师张居正是需要和值得尊敬的人 。因此,对于张居正的建议,他信服,也接受 。
对于皇帝而言,能被信服和接受的人,当然是有高度的人 。张居正的高度在于,他从江山社稷着想,向皇帝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 。
他的真知灼见,破灭了万历皇帝的书法梦 。
但,在我看来,张居正破灭万历皇帝的书法梦是正确的 。皇帝是一国之君,本应以家国大事为重,整天与宫女、宦官齐聚一堂,唱歌、写字、画画、看戏,不是本末倒置还是什么 。当皇帝就应该有当皇帝的样子,当大臣也应该有当大臣的状态,一天天不务正业,祖坟不哭,抱一棵朽树乱嚎,对国家和百姓有什么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