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二战10大谜团:希特勒派人到中国寻地球轴心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世界大战的历史上,有许多令人费解却又让人好奇的故事,其中有些奇异的巧合、偶然的突发事件,可能改变战争和历史的进程 。在这里,精选二战中的“十大谜团”,以飨读者,同时将读者的视角引向那些波澜壮阔的战役、叱咤风云的领袖、纵横沙场的将帅背后风云际会、扑朔迷离的故事……
一、美国在窃听希特勒?
1939年仲夏,在第三帝国内部,情报机构阿勃韦尔的头目———威海姆向分布在全世界的16000余名间谍发出了战争的警报 。他不知道的是,地面上同时布满了窃听他们情报的英国装置 。
整个8月份,有5个军超过150万的德军部署在波兰边境,阿勃韦尔一直在满负荷地播发命令,有的听上去很紧急,而有的则像是闲聊,而且时不时地带出陌生人的昵称,如“白雪”、“笨蛋”、“孔雀”等 。实际上,这些话绝不是闲聊,这些名字或代号对每一个间谍来说,都代表了战争爆发后所必须执行的一项行动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无线电技术用于传送绝密情报 。不仅英国人在窃听德国临战前的情报,就连远在美国纽约的WOR电台也在接收这些信号 。
二、犹太人为何逃到上海?
从1933年到1941年,上海先后接纳了3万多名欧洲犹太难民 。在这个特殊时刻,上海成为二战期间拯救欧洲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
那时欧洲犹太人的处境十分危急,一方面希特勒的屠刀已高高举起,另一方面,英、美等国却借种种理由将他们拒之门外 。面临死亡威胁的欧洲犹太人不得不将绝望的目光转向遥远的东方 。
当时的上海正值日军占领后的特殊时期,日本占领军、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当局三方在上海各行其政,在上海人民自己也是难民的情况下,却接受了犹太人的“避难”请求,犹太人也受到中国的特殊礼遇 。
但是,那些许多被关过集中营、又身无分文的犹太人到底怎样抵达上海并求得生存,不少人是怎样在短期内聚积起巨额财富,他们又怎样在上海经营起生气勃勃的“中国维也纳”,这一切现在都无从知晓 。
三、广告预言“珍珠港”遭袭?
日本偷袭珍珠港数天后,《纽约客》杂志上发现一则“可疑的广告” 。通过对广告解密后,FBI高层怀疑,这是一则国外间谍用以传递“偷袭珍珠港”的具体日期及时间 。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国内变得对纳粹和日本间谍异常敏感 。一天,一则刊登在《纽约客》杂志上的广告因使用的词语特殊引起了FBI的注意 。这则广告是在珍珠港事件前16天刊出的,是为一种新的掷骰子游戏而做的广告 。
广告中有两个骰子,一个是白色的,另一个是黑色的 。读者可以看见每个骰子的3个面 。白色骰子上面的3个数字是12、24和××;黑色骰子上面是0、5和7 。在骰子上面写了一句话:请看第86页上的广告 。在86页上,标题用大号字印了出来:“嗨!当心!”在广告下面,有几个大字:“死亡双星” 。
FBI的分析师认为,骰子上的数字12和7,可以理解为月份?穴12月?雪和日期?穴7日?雪,就在这天战争爆发了;数字5和0可以看作是进攻的时间;XX?穴罗马数字中表示20?雪可以认为是进攻目标的纬度 。巧合的是,正当FBI打算逮捕刊登这则广告的人时,此人却神秘死亡 。这则广告到底是不是日本间谍用来通知同党日本要偷袭珍珠港呢?至今也无人知晓 。
四、是谁烧了“诺曼底”号?
1942年2月9日,离法国巨轮“诺曼底”号远征欧洲只剩3周,却突然遭遇巨火于顷刻间毁灭 。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4天不到,希特勒宣布对美开战 。但就像希特勒担心的那样,美国海军立即征用了“诺曼底”号,并对它进行了改装 。